![]()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
![]()
![]()
今年國慶長假,北外灘國客中心碼頭出現了一幅有點“魔幻”色彩的畫面——
一群二次元coser和一群時髦奶奶匯合,爭相與王者榮耀里的“蔡文姬”合影。雙方謙讓有序,但都找到了各自的“興奮點”。
這是出現在北外灘次元音樂嘉年華上的一幕。初看貌似魔幻,細想卻充滿溫馨:虹口區這個上海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正在張開雙臂,擁抱青春活力。
再細想,自2020年《北外灘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獲批后,將北外灘定位為“新時代都市發展新標桿”,老與少、新與舊,看似矛盾的詞語,常常在北外灘乃至虹口區十分和諧地出現。
過去五年,虹口區宛如一個積淀著厚重歷史底蘊的“舊瓶”,迎來了被重新開啟、裝入“新酒”的時刻。它開始醞釀,也逐漸散發出醇厚的酒香。
如果給虹口“十四五”總結一個關鍵詞,記者送上——“佳釀”。
海報制作:王晨
“舊瓶”如何裝“新酒”
五年前,北外灘新一輪開發拉開序幕,虹口區為其制定的發展目標是:“三年出形象、五年塑功能、十年基本建成”。
與浦東新區當年的開發不同,北外灘的開發是一種保護更新式開發:這片4平方公里的黃金地塊“新舊交融”。它是上海開埠后中外文化的匯聚地,擁有成片的老建筑、舊里弄和碼頭工業遺存。
根據當時的數據,北外灘核心區的0.8平方公里中,有6幅已經建成和在建地塊;另外14幅地塊中,有8幅是凈地、4幅處于舊改收尾、2幅兩年內將啟動舊改。
對于虹口區來說,既要把承載歷史故事、文脈的老建筑、老物件等“舊瓶”保護好,也要為好土地裝入“新酒”:找到好人家、鍛造好作品、集聚好功能。
這五年,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虹口一邊是加快舊改騰地與開發出讓——
2020年,北外灘僅一年舊改征收量超過前8年總和,惠及2.1萬居民。
2021年4月,被稱為北外灘“最難”舊改的昆明路以南地塊,通過將10個街坊近6000戶居民“組團打包”,成為虹口區最大的舊改項目。
有居民曾形容:“在家抬眼就見白玉蘭廣場,拎著馬桶看東方明珠。”2021年6月28日,當這個舊改地塊以98.8%的簽約率正式生效,一些居民流下了百感交集的淚水。北外灘成片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也由此畫上了句號。
五年來,480米浦西新地標已破土而出;320米白玉蘭廣場頂樓觀景臺開放,可360度盡享魔都璀璨風光;北外灘來福士、雅詩閣國際人才公寓等相繼建成開業……
另一邊是遵循有機更新與活化利用——
2021年,由百年倉庫改造而來的世界會客廳亮相即“頂流”。百年倉庫從外觀到細節精準再現歷史風貌;包括46萬塊老磚頭在內,近80%的歷史元素得以重新利用,延伸了北外灘老建筑文化遺產的歷史感。如今,這里已成為重要會議承載地并向公眾常態化開放。
2022年,矗立近百年的優秀歷史建筑雷士德工學院修繕完工,變身新型非營利科研機構——上海創新創意設計研究院。老建筑里回蕩的不再是朗朗書聲,而是前沿的創意碰撞,以設計賦能和產業加速推進創新成果轉化。不久前,2025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虹口展區選址于此,看中的正是其百年文脈與創新思潮的交匯。
當城市更新從“增量擴張”轉向“存量優化”,“舊瓶”裝“新酒”,是歷史底蘊對現代生活的賦能,傳承與創新的雙向奔赴,更成為虹口的后發優勢。
![]()
世界會客廳
“新酒”如何變“佳釀”
“新酒”要變為“佳釀”,需要糖化與發酵。對虹口來說,意味著產業的轉型與升級,產業生態的重塑與再造。
先看一組最新數據:2024年,虹口區以上海0.3%的面積貢獻超3%經濟總量,GDP增速、實到外資增速和規上工業產值增速均位列全市第一。
加速發展的背后,航運與金融業的貢獻不可小覷:目前,虹口區已集聚港航企業4700余家,運力占全市近七成;集聚各類金融機構2100余家,資產管理規模超8萬億元,入選上海市首批股權投資集聚區。
當下,傳統優勢產業若要“長紅”,意味著要持續增強創新動能,也意味著必須錨定產業鏈高端環節和服務鏈高價值區段。
以航運業的發展為例——
8年前,中國船東互保協會遷入上海北外灘,希望更貼近市場服務。中船保副總經理劉宇彤現在回頭看:“這個決定非常正確。”
中國船東互保協會遷入北外灘具有里程碑意義。一方面,它承保的總噸位翻了一倍多,成為亞洲最大的保賠險保險人。
另一方面,北外灘正是通過在保險、法律、人才、低碳等方面補鏈、延鏈、強鏈,不斷構筑高端航運服務業生態鏈,并一步步爭取國際航運話語權,逐步從“貨運中心”向“規則制定中心”躍升。
隨著全球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政策趨嚴,綠色航運也成為必須。
2024年以來,北外灘先后落戶北外灘國際航運綠色發展共同體、上海海事局船舶能效管理中心等機構,也將持續深化與上海航交所聯動,發揮專業機構補鏈強鏈等作用。
綠色低碳服務,更成為虹口一塊特色新招牌,產業規模近800億元,貢獻了全市“雙碳”立項標準的三分之二以上。
這就像在釀酒過程中運用了現代生物科技,將傳統工藝提升至一個新的高度,讓古老的航運產業煥發出全新活力,并催生了新興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中船保大廈所在地,是始建于1872年的匯山碼頭。1919年,中國第一批赴法勤工儉學學生正從這里啟航出海。
再看一個最新場景:一個如今有出海意向的企業,在北外灘會度過怎樣的一天?
企業到達位于白玉蘭廣場的8樓國際法律服務港后,可以與企業出海管家提前協助約好的銀行、人力資源公司集中洽談。從8樓乘電梯到15樓,可以和涉外律師面對面討論法律服務方案。走到街對面的新華保險大廈,與歐洲物流企業討論跨境物流倉儲方案。大廈出來沿著濱江綠道走200米,就能到銀行咨詢跨境融資方案和境外開戶等問題。
一天之內,可以敲定金融、人力、法律、跨境物流、財會等所有出海需要考慮的事項。
百年前的啟航,被賦予了全新內涵。今年10月20日,虹口區雙向投資“一站式”服務聯盟成立,將與北外灘國際法律服務港共同打造雙向投資鏈接節點,實現中資企業“抱團出海”與外資企業“無憂落地”。
這些高端服務業與資產管理、高端航運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充滿活力的產業生態圈,如同為“佳釀”增添了綿長的回甘。
眼下,聚焦航運和金融、貿易和融資擔保、科技和金融的交叉融合點,虹口將進一步促進資源協同、優勢互補,整體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
北外灘國際客運中心碼頭
玉碗盛來琥珀光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北外灘國客中心碼頭,從未像今年以來這么熱鬧過。
次元音樂嘉年華、F1格子旗嘉年華、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入境郵輪市集、2025哈斗(HADO)世冠杯……伴隨著一場場幾乎從未間斷的活動,人流、客流、消費流在此涌動。
2025上海國際咖啡文化節最后一天,演員陳龍悄悄帶著媽媽來北外灘。這條路他的媽媽曾經走了30年,但退休后就沒有來過這里,看到這里發展這么好,老人非常感動,眼含淚花。
在北外灘多點連續打卡后,法國籍博主米蓮娜最震撼的,是在白玉蘭廣場320米高空欣賞京劇表演。“既展現了中國的傳統藝術,又融合了現代都市的魅力,特別海派。”現在,她逢人便說:“北外灘被低估了,你們要去看看!”
“酒香”也怕“巷子”深。正因為此,不僅是文旅商體展人潮涌動,為了將更多企業“引進來”,虹口在招商引資方面也積極“吆喝”。
2024年以來,虹口區已舉辦境內外各類外商投資促進活動超過100場。不僅引進了加拿大宏利、阿聯酋博祿等外資頭部企業,還引進了德國霍爾特閥門等隱形冠軍、高成長企業和行業龍頭。
“十四五”期間,虹口區境外資金來源地達到84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已集聚總部企業112家,較“十三五”末實現連續翻番式快速增長,成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當“佳釀”逐步釀成,“酒香”漸漸醇厚,更需人民共品、共享。
作為上海唯一被納入2024年國家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的地區,一年間,虹口區1800戶老人享受了硬件改造+智能化設備+居家上門服務,虹口區更探索了一條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升級路徑,為后期常態化服務及推廣奠定基礎。
今年,上海和平書院作為亞洲唯一代表,入圍2025年“年度公共圖書館獎”。2024年開放之初,它就成為上海首個24小時城市公園圖書館。一盞服務不打烊的閱讀之燈背后,是政府的情懷與擔當。
一位讀者留言:“深夜里那盞夜讀的燈光,最是撫慰人心,那是我們的城市之光。”
![]()
北外灘次元音樂嘉年華
原標題:《品區·五年 | 虹口:佳釀》
欄目主編:唐燁
本文作者:解放日報 周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