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會跳水賽場這幾天也太熱鬧了!一邊是全紅嬋時隔半年強勢復出,自帶頂流熱度引爆全場;一邊是22歲小將王偉瑩橫空出世,單人雙人雙線奪冠封神,而她賽后的一句采訪,更是意外揭開了嬋寶背后不為人知的辛酸。
![]()
![]()
要說這次比賽的最大驚喜,非王偉瑩莫屬!這個來自廣東湛江的姑娘,三天內豪取兩金,成為本屆全運會首位雙冠王,妥妥的“六邊形戰士”。
![]()
11月2日和全紅嬋搭檔拿下雙人項目金牌,11月4日又在女子個人全能決賽中以700.20分的絕對優勢登頂,無論是3米板還是10米臺都表現得游刃有余。
可能很多網友覺得她是“突然冒出來的黑馬”,但資深跳水迷都知道,這朵“水花玫瑰”早已默默綻放了七年。
早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15歲的王偉瑩就拿下過雙人項目亞軍,只是當時聚光燈都追著冠軍跑,沒人注意到這個默默努力的小姑娘。
![]()
之后這些年,她在各類賽事中拿過不少金牌,卻一直處在“圈內知名、圈外無名”的狀態。
直到這次和全紅嬋成為搭檔,才終于讓全網看到了她的實力。所謂“十年苦練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王偉瑩的逆襲,從來不是運氣,而是日復一日的起跳、翻騰、入水,是無數次肌肉記憶的打磨。
![]()
而最讓人破防的,是王偉瑩奪冠后的采訪。當被問到是否想和全紅嬋成為對手時,她耿直回應:“希望吧,因為她現在的狀態可能沒有達到一個最好的狀態,她現在就跳雙人,我也希望她可以繼續努力,以后回到巔峰。”
這句話看似平淡,卻藏著太多信息量——嬋寶的身體狀態,其實遠不如賽場表現得那般輕松。
![]()
熟悉全紅嬋的粉絲都知道,這半年她過得有多難。從4月開始連續三次不敵陳芋汐,到5月因腳腕舊傷復發退賽,再到7月缺席新加坡世錦賽,傷病一直困擾著她。
![]()
教練何威儀更是心疼爆料:“全紅嬋脛骨、踝關節都有傷,身上貼滿了肌貼,每天疼得不得了,敷完冰才能起跳。”
![]()
更讓人揪心的是,正值發育高峰期的她,身高從1.43米長到1.58米,體重也漲到48公斤,為了備戰全運會,她每天要多次測體重,減肥計劃精確到克,這份自律真的讓人敬佩。
![]()
這次全紅嬋放棄單人項目,只參加雙人賽,其實是教練組的穩妥安排——單人項目預賽、半決賽、決賽連軸轉,高強度競技很可能導致傷情反復。
即便如此,她和王偉瑩的奪冠之路也充滿波折,最終僅以0.9分的微弱優勢險勝陳芋汐組合。比賽中兩人有一跳動作不同步,卻和對手拿到相同分數,不少網友質疑“有黑幕”,其實是不懂雙人跳水的打分規則!
![]()
![]()
雙人賽要分技術分和同步分,11個裁判還要“去高去低”,嬋寶隊雖然同步分稍遜,但個人技術分直接拉滿,分數完全經得起推敲,真沒必要過度解讀。
![]()
從東京奧運會的“水花消失術”驚艷世界,到如今帶著傷病堅持賽場,全紅嬋從來不是“永不墜落的神”,而是咬牙堅持的少年英雄。
那些嘲笑她“變胖不行了”的人,根本不知道她在背后付出了多少。
![]()
而王偉瑩的崛起,也讓我們看到中國跳水隊“長江后浪推前浪”的底氣,無論是默默堅守的老將,還是橫空出世的新星,都在用熱愛和堅持詮釋體育精神。
最后只想說,競技體育沒有永遠的巔峰,只有永遠的拼搏。希望嬋寶能好好養傷,早日重返最佳狀態;也期待王偉瑩未來能帶來更多精彩表現。你覺得全紅嬋之后能重回巔峰嗎?王偉瑩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跳水頂流?歡迎在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