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不是無效社交,從沒有硬性規定,也沒有統一標準,它高度依賴的是你個人的價值觀和此刻的境遇。
好比你是個渴望真誠深度交流的人,那一個人再滿腹詩書,只要他選擇了迂回曲折功利的方式和你“打太極”,對你就屬于無效社交。
你要的是“真”,對方講究的是“虛”,齒輪咬合不上,關系也就轉不動。
再例如,你就需要一個事務性的幫忙,心急如焚,而對方給的情緒價值,并不如他的社會角色恰到好處地給了你需要的資源來得實在。
你要的是“解決問題”,而不再是“情緒安撫”。
當然,無效社交,歸根到底,在于你是否覺得自己在這段關系中吃大虧了。
你的精力、情感、金錢的“凈損耗”是多少?
如果你和對方社交后,感到云里霧里,摸不清對方啥意思,但又覺得心塞、難受,能量被掏空,那種不確定的,帶著猜忌的感受,就意味著消耗你的社交屬于無效社交。
![]()
例如,有些人喜歡用玩笑,調侃來包裝自己的真實目的;
這其實是一種高級的社交控制術,這種人是把自己置于一個安全的距離,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的策略,他們的溝通模式是虛實結合,讓你難分真假,導致你要不斷去驗證、解碼。
這種人無論做合作者,戀人還是朋友,都是不行的。
還有那些猝不及防攻擊你的人,弄得你一頭霧水,前一秒還對你善意問候,結束時就對你變臉;
根據峰終定律,一個人在你結束社交活動時,給了你當頭一棒,無非是向你發難,目的是讓你疼和難受;
你不懂他們的真實動機,因為人家就想趁你不備,讓你反復回味,這意味著你將有很多的情緒勞動,且都是不利于你的發展建設的。
這種人盡量不要有交集。
事實上,對無效社交的判斷核心,是我們有多大程度上了解自己和人性。
![]()
如果你是討好型人格,那么你會非常恐懼關系,即便自己有要事在身,你也很難拒絕自己不感興趣的聚會,而是如坐針氈。
如果你此刻能量低,對人生目標不夠堅定,那么你就可能為了無所謂的社交活動,而耽誤了自己重要的人生進程。
如果你的人格底色是真誠、清晰、邊界感強、表里如一,那么你就不要登上表演型人格和競爭型人格所在的舞臺;
因為那里充斥著令你厭惡的套路和虛偽,你要言不由衷地委屈自己,配合他們表演,這是對你的折磨和煎熬。
所以,不妨給自己一個檢視清單,問問自己,在人群中,和自己獨處,哪個更快樂?
自己是真的愿意靠近某個人,還是為了派遣寂寞?
和他們交流,自己覺得收獲大于負擔嗎?
當然,不是對你有分寸有保留的一定是惡劣的關系,有些人慢熱,有些人只喜歡保有內心的秩序和現實的安穩,無法承接強烈的情感;
如果他能給你帶來有價值的引導和高度的共情,那么這是很好的社交;
![]()
一個有素質且高度自洽,嘴嚴,內心世界豐盈的人,給予你的溫度,遠比一個熱衷在人脈網中穿梭,四處打探情報,給你暫時熱情的人,要靠譜得多。
總之,學會識別和減少無效社交,是我們守護邁向精神自由,遠離情緒沼澤的重要一步。
說明: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圖文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