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世界上最悲哀的事,就是人沒了錢沒花完,而現在更悲哀的事出現了,那就是人要沒了,花錢買的東西還沒到貨。
![]()
最近臺灣地區有一首歌改編自《隱形的翅膀》的歌曲《隱身的戰機》爆火了,不少臺灣網友表示臺灣終于也有了“隱身戰機”,但是卻高興不起來,因為臺灣的“隱身戰機”是真正意義上的神龍見首不見尾,到現在連臺灣人都看不見摸不著,最近幾年“臺獨”勢力為了“以武拒統”,花費巨資從美國那里采購武器裝備,其中就包括“鳳翔項目”,以2400多億新臺幣的價格采購66架全新的F-16V戰斗機。結果錢交了以后,原定于2024年開始交付的F-16V,到現在還是“零交付”,為此,臺行政機構負責人卓榮泰證實F-16V確實延遲交貨,并表示“這個延期責任須對美方制造公司提出法律動作與賠償”。
但此舉遭到了臺灣防務部門的強烈反對,畢竟在美國面前,“臺獨”勢力就是交保護費的,哪里有膽量找美國麻煩,所以臺防務部門副負責人鐘樹明緊急澄清:美方確實因原材料與生產瓶頸導致延誤,不過軍購案不能求償。這意思就是,“臺獨”勢力跟美國簽訂的是霸王條款,美國可以隨意延遲交貨,臺灣只能干等著沒有任何辦法。
![]()
當然,即便臺軍按期拿到了F-16V,對“臺獨”分子的命運也沒有任何改變。F-16曾經是“臺獨”份子們“以武拒統”的心理支柱之一,上世紀90年代中國從俄羅斯那里引進蘇-27戰斗機之后,還在依靠F-5E、IDF“經國號”戰斗機的臺軍處于劣勢,面對速度超過2馬赫、機動性優異、滯空時間長且可以掛載10枚空對空導彈的蘇-27,臺軍最新的IDF處于全面下風,于是臺軍一邊與法國談判引進幻影2000戰斗機的事宜,一邊從美國引進F-16戰斗機。作為美國空軍中與F-15高低搭配的“低端機”,F-16的配置一點也不低,技術含量甚至反而比F-15高,采用翼身融合技術,配備電傳操控系統、前部無邊框的氣泡型座艙蓋,具有優秀的機動性。
而臺灣地區一口氣從美國引進了150架F-16A/B MLU型戰斗機,這批F-16相較于早期F-16升級了航電系統,雷達增加了引導AIM-7“麻雀”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的能力,最大探測距離達到150千米,比之前的型號提高了25%,并具備發射空對地與空對地導彈的能力,從早期單純的近戰格斗機,變成了多用途戰斗機。雖然從單機性能來看,F-16A/B MLU還是不如蘇-27SK,但是美國一口氣賣給臺灣地區150架F-16A/B MLU,于2000年前全部交貨,外加900枚AIM-9M近程空空導彈與600枚AIM-7M中程空空導彈,配合幾十架從法國引進的幻影2000戰斗機,臺灣空軍暫時奪回了空中優勢。
![]()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解放軍裝備了從俄羅斯引進的蘇-30MKK重型多用途戰斗機,這種能夠發射R-77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的新型戰斗機,在超視距空戰中足以壓制還在使用AIM-7半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的F-16,再加上全國產化、航電系統大幅改良的殲-11B也量產了,臺灣空軍又陷入了被動。于是臺軍又于2006年從美國那里引進了AIM-120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并將所有F-16A/B MLU升級為具備發射AIM-120導彈的狀態。
但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美國對臺灣的軍售態度就變味了,上世紀90年代臺軍要買F-16,美國廠家是加班加點的趕工,1997年開始以每月4架的速度交付,2000年前就保質保量的全部交貨了。但是2006年開始,臺軍要買AIM-120可以,但是錢交了卻拿不到貨,美其名曰由美軍幫忙妥善保管,等臺軍需要的時候來提貨。一直到2021年,臺軍的F-16戰斗機才首次在臺海上空試射AIM-120,許多臺軍飛行員服役了10多年,都沒親眼見過AIM-120到底長什么樣子,更別說親自試射了。
后來臺灣每次從美國那里采購軍火,都存在錢交了卻遲遲拿不到貨的情況,根據臺灣媒體的爆料。截至目前,美國已累積拖欠臺灣6590億新臺幣的武器裝備,別人買武器都是先交一部分訂金,等武器交付了在結算大頭尾款,有不少甚至還能獲得武器出口方的低息貸款。而“臺獨”份子們買武器可倒好,先把錢全部打過去,然后就眼巴巴等著美國看心情交付,6000多億新臺幣存美國銀行的話,起碼還能吃到不少利息。就連當年的宋美齡都知道錢不買飛機的話,可以先存到銀行賬戶里吃利息,而不是先交給軍火商,“臺獨”份子們是越活越回去了。
![]()
可“臺獨”份子們也沒辦法,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敢賣“臺獨”份子武器的國家少之又少,甚至現在就連法國都不敢向臺灣出售戰斗機了,臺空軍的裝備想更新換代,就只能依賴美國了。而美國看到“臺獨”分子們別無選擇,自然就要“店大欺客”了,各種霸王條款直接甩到“臺獨”分子臉上,先把貨款大頭付了,至于何時發貨全看美國這邊安排,愛買不買。
哪怕“臺獨”份子心里再不高興,也只能打掉牙齒往肚子里咽。當年從美國那里買的150架老F-16,如今只剩下141架,原來是準備用于對付蘇-27SK的,后來又升級了對付蘇-30,結果解放軍的裝備更新速度遠超“臺獨”份子的想象,殲-10A、殲-10C、殲-16、殲-20陸續服役,完全超過了老式F-16的應對能力范圍。哪怕臺灣砸巨資將這些老F-16升級到F-16V的標準,也僅僅是具備了勉強抗衡殲-10C的能力,并且因為機體壽命所剩無幾,實際能夠發揮出的戰斗力比較有限,頂多算是給臺軍飛行員一個心理安慰。
而真正被臺軍寄予厚望的,則是從美國原廠進口的66架全新F-16V,相比利用老機體升級的F-16V,臺軍新訂購的這批F-16V擁有更先進的火控計算機,雷達抗干擾能力也更強,也不用擔心做大過載機動時飛機會散架。
![]()
可是臺軍和美國人心里都非常清楚,不管如何改進F-16,終究只是一款4.5代戰斗機,撐死了能對付解放軍的殲-10C,遇到殲-16都極為吃力,遇到殲-20和殲-35更是只有等死的份。臺軍壓根就沒奢望F-16V能奪取臺海上空的制海權,尤其是看到5·7空戰的結果后,臺軍心里最后一絲幻想也跟著破滅了。可是美國的軍火該買還是要買,并且還是高價買美國的次級武器,韓國和日本花差不多同樣的錢,能買到F-35(臺灣買F-16V的單價超過1.2億美元),而“臺獨”份子卻只能買泔水解饞,誰讓自己上不得臺面,人家韓國和日本買武器是國與國之間的軍火貿易,你“臺獨”份子買武器就是不法勢力與“民主燈塔”勾結,人家美國賺的不是賣武器的錢,賺的是名譽損失費啊!1.2億能賣給你F-16V就偷著樂吧。
而美國心里也早就打好了小算盤,現在誰都清楚“臺獨”份子就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了,賣給臺灣最先進的武器,將來很有可能直接變成解放軍的戰利品了,所以最先進的F-35不能賣,只能給即將淘汰的F-16,降低技術泄露的風險。
另外,美國也做好了賴賬的準備,以后兩岸統一了,美國就以買家信息變更為由,將這價值300多億美元的巨款給賴掉,自己啥也沒干就白拿了300多億美元,這種便宜事天底下可遇不到幾次。之前美國賣給臺灣武器積極,因為看好臺軍的戰斗力,自己隨便賣點武器給臺軍,就能維持臺海現狀。可是隨著解放軍武器不斷更新換代,美國在臺海地區逐漸失去了從容,就連美軍親自下場都沒有打贏解放軍的信心,美國更不可能相信臺軍有能力爆冷了,如今賣給臺灣武器頂多是給“臺獨”份子壯膽,確保臺軍不會不戰而降,順便賺點好處費。
如果一支軍隊采購武器不是為了保護自己應該保護的平民百姓,而是為了某些非法勢力實現見不得光的政治詭計,那么這支軍隊就失去了其合法性,也注定要遭到歷史的唾棄,F-16采購案就像是臺灣地區軍購的縮影,為了“臺獨”而誕生、成為美國盤剝臺灣的工具,也將注定變成一堆無用的廢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