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手工藝的盛宴,一次家風家教的生動實踐。禮賢社區以“編中國結?傳家國情”為主題開展手工編織中國結活動,于絲線交織間凝聚家國情懷,以結藝傳承弘揚文明家風。讓傳統技藝化作傳承家風的鮮活紐帶,共譜社區文明和諧新篇章。
走進禮賢社區活動室,五彩絲線在居民手中翻飛。72歲的張奶奶帶著孫女共同編織“雙錢結”,她輕聲細語地講述:“這結扣要打得嚴絲合縫,就像咱們做人要誠實守信。”絲線穿梭間,祖孫兩代人的對話將“誠信為本”的家訓編織進紅繩,讓傳統技藝成為傳承家風的特殊載體。活動現場,轄區家庭在結藝創作中傳遞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的家庭美德。
![]()
“這個‘盤長結’象征福壽延綿,那個‘同心結’寓意夫妻和睦......”老師將中國結的文化娓娓道來。從西周時期的“包裝繩”到漢唐的“佩玉結”,從明清的“宮燈流蘇”到現代的“吉祥掛飾”,方寸紅繩承載著中華文明的禮儀智慧。70歲的楊阿姨感慨:“原來我們編的不是繩子,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文化基因。”
“這個活動讓鄰里關系更緊密了!”年輕媽媽陳女士舉著與鄰居合編的“吉祥結”笑著說。這種“以結傳情”的方式已促成3對鄰里互助對子,讓傳統技藝成為構建現代社區文明的紐帶,與社區治理深度融合。
![]()
紅繩為媒、家風為魂。本次活動用最樸素的編織動作,勾勒出中華文化傳承的生動圖景。千家萬戶窗前掛起的中國結,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門技藝的復興,更是一個民族在時代浪潮中堅守精神家園的堅定身影。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劉明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