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侃見財經
英偉達跨過5萬億美元的門檻,AI板塊的想象力再度被打開。
近兩年,全球AI的火爆,讓“賣鏟人”英偉達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贏家之一,目前市場甚至有觀點認為,英偉達將會是第一個越過十萬億美元門檻的科技巨頭。
需求的爆發,催生更大的風口。
華為報告預測,到2035年,全球算力總量將激增10萬倍,數據作為“新燃料”催生AI存儲需求增長500倍。
在這場AI的爆發的風口下,國內廠商已經成為了全球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尤其是算力需求的爆發,光模塊的價值持續凸顯。當下,中際旭創、新易盛一戰封“神”。
如果從今年四月算起,新易盛最高漲幅超過了900%,中際旭創漲幅超過了800%。反饋在業績端,今年前三季度,新易盛的總營收達到了165.05億元,同比增幅達221.7%;凈利潤為 63.27億元,同比增長284.38%;扣非凈利潤為63.01億元,同比增長283.27%。
CPO龍頭中際旭創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50.05億元,同比增長44.43%;實現凈利潤71.32億元,同比增長90.05%;實現扣非凈利潤70.84億元,同比增長90.54%。
![]()
如果從三季度角度來看,光模塊行業的業績還在持續兌現。
財報顯示,第三季度中際旭創營收為102.16億元,同比增幅為56.83%;凈利潤為31.37億元,同比增長124.98%;扣非凈利潤為31.08億元,同比增幅達124.46%。
相比之下,新易盛增幅則更為明顯,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新易盛營收為60.68億元,同比增長152.53%,凈利潤為23.85億元,同比暴增205.38%,扣非凈利潤為23.67億元,同比增長203.77%。
股價的暴漲,實際控制人成為最大的受益人。根據股權穿透顯示,中際旭創實際控制人王偉修共持有公司12.23%的股份,按照最新的收盤價格計算,該筆股權市值超過了640億元。而新易盛實際控制人黃曉雷、高光榮則分別持有公司7.12%、6.24%的股份,按照最新收盤價格計算,其持股市值分別為243億元、213億元。
1
輪番減持
面對十倍的漲幅,繼續持股則面臨很大的考驗。
根據統計顯示,8月以來,中際旭創實控人王偉修之子王曉東合計減持55.55萬股,合計套現約2.07億元。
9月26日,中際旭創控股股東發布減持公告稱,因自身資金需求,計劃未來三個月內,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550.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49%。按照最新收盤價格計算,減持金額或超26億元。
據悉,自9月19日開始,控股股東王曉東已經開始減持,其中10月兩輪一共減持超過了13萬股。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控股股東減持,其他股東也紛紛選擇了減持。
統計顯示,7月1日至9月17日,中際旭創特定股東蘇州益興福企業管理中心及其一致行動人,總共減持該公司463.41萬股,合計持股比例由9.417%減少至8.9999%,若以該階段平均股價計算,益興福套現金額大概率超過了10億元,需要說明的是,益興福的主要實際控制人之一是中際旭創董事長、總裁劉圣。
![]()
當然,中際旭創的一眾股東減持并非個例。
10月9日,新易盛的實控人高光榮因自身資金需求,向華夏基金、諾德基金、景順長城等16家機構投資者以328元/股的對價合計轉讓1143.07萬股公司股份,合計套現37.49億元。本次轉讓完成后,高光榮的持股降至7%以下,其第一大股東的身份易位給新易盛總經理黃曉雷。
因為違規減持,高光榮還曾遭到證監會的處罰。2月17日,新易盛曾發布公告稱,實際控制人高光榮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對高光榮涉嫌違反限制性規定轉讓股票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
該處罰決定書顯示,2023年3月15日至4月11日,高光榮通過家族信托2號賬戶、高光榮華泰證券賬戶合計轉讓占上市公司總股本1.42%的“新易盛”股票,其中,違反限制性規定轉讓比例0.42%,違法所得949.86萬元。高光榮通過家族信托2號賬戶持有“新易盛”期間,未如實向新易盛報告實際持股情況,導致新易盛2020年、2021年、2022年年報披露的股東相關情況存在虛假記載。
股價的暴漲,全球AI龍頭英偉達的掌舵人黃仁勛也沒能經受住“考驗”。
11月1日,有消息稱自6月以來,黃仁勛已累計出售逾10億美元的公司股份,完成了一筆提前規劃的大額減持。
資料顯示,10月29日,黃仁勛出售了2.5萬股英偉達股票,這也使得黃仁勛在3月制定、計劃于年內最多出售600萬股的安排告一段落。
據統計,自2001年以來,黃仁勛已累計出售超過29億美元的英偉達股票,目前持股比例約為3.5%。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現年62歲的黃仁勛以1757億美元身家位列全球第九位。
2
還能“牛”多久?
光模塊龍頭股東的輪番減持,導致了市場目前對該板塊的看法已經出現了分化。
有分析認為,光模塊行業長期受益于AI算力需求爆發,前景依然廣闊,但競爭格局將加劇分化。未來,具備技術領先性和強大客戶壁壘的頭部廠商市場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
但需要注意,行業的高景氣度容易吸引跨界者爭相涌入,如果市場格局因為產能擴張而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那么就會導致毛利率回落。
國盛證券分析則認為,隨著AI集群向十萬卡甚至百萬卡升級,通信的重要性和價值量正在不斷提升,公司作為全球光模塊龍頭,將充分享受行業的高度景氣。
此前在GTC大會上,英偉達CEO黃仁勛曾表示,計劃在歐洲新建20家“人工智能工廠”,歐洲的AI算力將在兩年內增長10倍。也就是說,未來兩年AI市場對算力的需求依舊龐大。
![]()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中際旭創目前在全球的市占率約為25%—30%。
10月31日,中際旭創在機構電話會議上表示,今年三季度,重點客戶開始部署1.6T并持續增加訂單,未來幾個季度1.6T出貨量有望持續增長;預計2026—2027年其他重點客戶也將大規模部署1.6T。公司在研發和市場導入方面做了充分準備,把握了1.6T的市場先機。
中際旭創還表示,隨著客戶需求和訂單旺盛,公司積極準備芯片等核心物料、擴建國內和海外產能,為2026—2027年的大規模訂單交付做好相應準備。
面對未來兩年的市場預期,中際旭創稱,預計2026—2027年期間客戶在Scale-out場景下的核心需求仍為1.6T和800G。對于Scale-up場景,CSP客戶正推進ASIC芯片在Scale-up的應用,同時希望用以太網技術實現柜內芯片和板卡間的光連接,由此產生了對光連接解決方案的需求。目前相對可行的方案包括LPO、XPO和NPO等,預計2027年有望看到應用和部署。
目前,光模塊技術正沿著“速率迭代—材料創新—封裝突破”的路徑加速演進。速率迭代方面,800G向1.6T升級已成為不可逆轉的主流趨勢。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中際旭創的護城河則相對較深一些。
綜合來看,AI行業仍處于一個爆發周期,全球算力供不應求的現象依舊存在。在這種背景下,短期中際旭創的業績還將繼續兌現,但從長期來看,隨著賺錢效應越來越好,市場的涌入者也會越來越多,屆時光伏行業曾經上演的劇情也大概率會在光模塊行業重演。
因此,侃見財經認為行業不可能一直保持超高的毛利率,未來隨著產能的增加,行業的價格競爭會越來越多,屆時中際旭創等光模塊龍頭也會受到影響,從周期的角度來看,這種優勢大概率只能保持一兩年。
深藍財經新媒體集群發源于深藍財經記者社區,已有15年歷史,是國內知名財經新媒體,旗下賬號關注中國最具價值公司、前沿行業發展、新興區域經濟,為投資者、上市公司高管、中產階級提供價值內容,歡迎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