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正加密機器人賽道布局。近日,字節跳動旗下火山引擎團隊啟動了一項高規格招聘,尋求“操作算法資深專家(具身智能)”,該崗位明確專注于“人形具身機器人”的研發,月薪待遇高達95-120K(即每月9.5萬至12萬元人民幣)。
對此,字節跳動方面暫無回應。據此前公開報道,今年7月字節開發的機器人已累計量產超千臺,機器人研發團隊也擴充至150人。
字節為何重金招攬機器人專家?南都N視頻記者關注到,今年以來,除了字節跳動,阿里、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大廠均公布了在具身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的布局,這一賽道或成大廠爭奪的下一風口。
12萬月薪招機器人專家
公開招聘信息顯示,該職位主導研發人形具身機器人的操作算法,包括但不限于算法架構設計,抓取算法,VLA模型研發,靈巧手等方向的工作;需要應聘者參與或指導具身大模型的預訓練、后訓練,SFT,以及評測,模型部署等方面的工作,推動機器人操作算法的系統集成、仿真驗證和硬件部署,優化控制算法在嵌入式系統中的性能。
在落地場景上,要求應聘者能探索具身操作模型在工業、服務或特定場景中的技術應用和落地機會,發現關鍵問題并指出解決路徑,向客戶交付高可用方案。
![]()
薪資方面,該職位開出了月薪95~120K的月薪范圍,要求應聘者是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學歷,專業方向為計算機科學、自動化、人工智能、機器人學或相關領域,或具備同等水平的工業實踐經驗。
此前據晚點報道,2023年7月,字節AI Lab旗下機器人團隊正推進機器人量產,當時定下2023年年底量產200臺的目標。今年7月,字節開發的機器人已累計量產超千臺,他們在2023年完成了200臺量產目標,之后年量產數增長超100% 。該機器人研發團隊從2023年夏天的約50人左右,擴充至今年7月的約150人。
據了解,目前字節已量產的機器人形態是輪式物流機器人,或稱自主移動機器人(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沒有用于分揀的機械臂,主要用途是在倉庫、產線上運輸包裹與零件,能自主學習、規劃路線、移動到目的地。據悉,字節的物流機器人目前主要服務于抖音電商倉等字節自身業務,同時已拿下一些外部客戶,如順豐、比亞迪電子,在生產基地內運輸零件與加工好的商品。
就在近日,字節跳動與賽力斯集團宣布聯手。據公告,雙方將圍繞“面向多模態云邊協同的智能機器人決策、控制與人機增強技術”項目協同攻關,構建“技術研發——場景驗證”閉環機制,共筑技術底座與協作基礎。
![]()
同時,雙方將聚焦汽車產業生態數智化升級需求,打造“技術+場景”融合新模式。火山引擎發揮在語言、視覺、多模態及人工智能通用模型等領域的技術優勢,提供智能算法與算力支撐;賽力斯發揮產業優勢推動人工智能的產業化應用落地,實現AI+具身智能有情感、更智慧、更安全、可信賴的移動智能體和生活伙伴。
大廠扎堆下場,猛掐“生態位”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機器人行業營收同比增長29.5%。其中,工業機器人產量達59.5萬臺,服務機器人產量達1350萬套,均已超過2024年全年產量。在行業營收增長、需求暴漲、落地場景成熟的情況下,除了字節跳動,今年以來越來越多互聯網大廠官宣入局機器人賽道。
![]()
10月8日,阿里巴巴技術相關負責人林俊旸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自己已在千問內部組建了一個小型“機器人和具身智能小組”。彼時,南都記者向阿里巴巴求證該消息,截至發稿暫無回復。不過,自2024年起,阿里巴巴陸續投資了逐際動力、星動紀元、宇樹科技、星海圖、靈心巧手等一批具身智能公司。今年9月8日,阿里云首次出手具身智能公司,聯手國科投資、紅杉中國等資本向自變量機器人投資10億元。
與此同時,在前不久的2025云棲大會上,阿里云和英偉達在Physical AI(物理AI)領域達成合作,阿里云人工智能平臺 PAI 將集成英偉達Physical AI軟件棧,為企業用戶提供數據預處理、仿真數據生成、模型訓練評估、機器人強化學習、仿真測試等全鏈路平臺服務,進一步縮短具身智能、輔助駕駛等應用的開發周期。
7月27日,騰訊甩出一張具身智能“大牌”,宣布旗下Robotics X實驗室與福田實驗室聯合發布具身智能開放平臺Tairos “鈦螺絲”,首創以模塊化方式提供大模型、開發工具和數據服務的具身智能軟件平臺,通過即插即用的方式面向機器人行業開放。
京東今年在具身智能領域的能見度也越來越高。今年5月先是參與了大熱選手智元機器人的融資,隨后在7月連投三家機器人企業。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京東還宣布其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與數十家機器人企業達成合作,包括陪伴類產品Fuzozo芙崽、火火兔,教育領域的元蘿卜AI、心大陸、Folotoy、嚕咔博士以及產業領域的眾擎、云深處、魔法原子等。
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到,目前大廠在具身智能的布局方向主要還是偏數據、平臺和模型,這也是過往大廠的積累所在。此前知名數字經濟學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向南都記者表示,具身智能如今處于“掐生態位”的階段,互聯網大廠下場,是為了在未來具身智能生態中占據關鍵位置。具身智能分為三層,決策層,感知層和控制執行層,大多數互聯網大廠瞄準的是決策層,因為這是這些大廠AI算法能力的延伸。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林文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