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家美國媒體報道,在眼下全美國備受關注的紐約市市長選舉中,34歲的小伙佐蘭·馬姆達尼,成為了最大的黑馬,不僅即將成為美國這座國際知名大城市第111任市長,還創造了該市的兩項歷史。
![]()
△佐赫蘭·馬姆達尼(資料圖)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馬姆達尼的勝選,令他成為了紐約市歷史上首個穆斯林當選市長,同時他也是該市歷史上最年輕的當選市長。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等媒體的介紹,馬姆達尼出生在非洲國家烏干達的一個南亞裔穆斯林家庭,后于7歲時隨家人移民美國。他的父母都畢業于哈佛大學,父親目前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母親是一位知名電影導演。他的妻子則是一名敘利亞裔的藝術家。馬姆達尼本人在從政前曾從事過住房協調員的工作,幫助低收入家庭解決住房問題,后于2020年成為紐約州議會的議員。另外,他還有過制作說唱音樂的經歷。
《紐約時報》稱,馬姆達尼的脫穎而出,一方面得益于他承諾會降低紐約市的生活成本,讓該市的居民住得起房子、買得起食物,并提高最低工資,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他孜孜不倦的競選策略,既成功動員起了紐約市廣大處在底層的少數族裔群體,又通過敢明確對巴勒斯坦表達支持和同情而贏得了紐約市很多年輕人的青睞。
而在一位長期關注這場紐約市長選舉的美國知名經濟史學者亞當·圖茲看來,馬姆達尼的勝選還有著一層更為深遠的意義。
在今年六七月份馬姆達尼剛剛意外贏得民主黨內部的市長候選人初選時,這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就曾連續發表觀點,表示來自美國左翼政治勢力的馬姆達尼的勝利,折射出了紐約市這座全美國貧富差距最大的城市中,絕大多數掙扎在底層的勞動人民的訴求。
圖茲給出的一份2022年的數據顯示,在這座擁有150萬貧困人口的城市中,有 52% 的貧困人口甚至生活在“極度貧困”之中,但由于紐約市的城市空間本身又是很緊湊的,導致這些貧困人口不得不面對城市中的富人群體才能負擔的生活成本。而紐約殘破不堪的地鐵系統,又反映出了該市在公共設施上和政策上嚴重的欠賬和不作為。
![]()
但圖茲認為,紐約市的富人是不會渴望推動真正有意義的改變的,他們可能在意治安,但并不希望馬姆達尼對他們加稅去改變底層的困境并改善公共設施。圖茲認為紐約所陷入的這種“窮人越窮,富人越富”的情況是不合理的,他還認為美國的政治不應該一再朝著保護富人并忽視窮人的方向發展。
因此,圖茲表示,施政措施其實并不激進,反而相當理性的馬姆達尼,倘若能贏得紐約這座美國知名大都市的市長選舉,或許將給美國的政治注入新的力量,讓人看到新的希望。
然而,在與美國《外交政策》雜志進行的一次訪談中,圖茲也警告說,鑒于馬姆達尼幫扶窮人的政策需要靠對富人加稅來充裕公共資金,紐約市富人可能會以離開紐約市來要挾他,以此來攪黃他的計劃。
圖茲認為,如果當地權貴們的這種策略真的成功,恐怕也將在紐約市之外的全美國產生“災難性”的影響。
![]()
高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