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康中國戰略持續推進,基層醫療衛生事業迎來深刻變革,由規模擴張向質量提升全面轉變,內涵式建設與高質量發展成為必由之路。
陜西省核工業二一五醫院,始終將提升醫療服務能力與學科發展水平,作為保障人民健康、守護民生福祉的堅實支撐。近年來,在沈乃營副院長的帶領下,以普通外科三病區為代表的醫院臨床重點專科,走出了一條“臨床引領科研、科研反哺臨床”的可持續發展新路徑,不僅在咸陽地區樹立起學科標桿,更在陜西省乃至全國外科學界展現出日益增強的學術影響力。
科研突破引領學科跨越,高水平成果競相涌現
今年以來,普外三科科研工作實現多個歷史性突破。2025年度,科室共承擔各級科研項目四項,發表SCI論文6篇,數量與質量實現同步躍升。其中,王奔主治醫師的研究論文發表于國際外科學頂尖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影響因子10.1),標志著普外三科在基礎與臨床研究領域已取得國際權威認可、學科實力顯著增強。此外,科室牽頭項目榮獲“中陜核重大科技成果獎”,展現出團隊在腹部微創技術、肝癌發生機制、腸道微生態與腫瘤關聯等領域的深厚積累與創新實力。這些成果不僅豐富了外科學理論體系,也為精準醫療與個體化治療提供了科學支撐。
![]()
平臺筑基、人才強科,構建可持續發展新生態
科研的突破離不開平臺的支撐與人才的集聚。普外三科依托省級重點專科平臺,整合豐富的臨床資源與病例數據,構建起多層次、全覆蓋的科研項目體系,營造“人人有課題、全員參與科研”的良好氛圍。沈乃營副院長高度重視人才梯隊建設,通過組建科研小組、定期組織學術交流與前沿培訓,系統提升團隊科研素養與創新能力,培養出一支兼具臨床功底與科研思維的復合型醫學人才隊伍。
![]()
臨床與科研深度融合,推動醫療服務提質增效
“臨床是科研的源頭,科研是臨床的延伸。”沈乃營副院長強調,科研的最終目標是服務于患者、提升診療水平。科室積極推進科研成果向臨床實踐轉化,將基礎研究的新發現轉化為診斷工具,將臨床研究的新證據融入治療方案,顯著提升了對疑難重癥的診療能力與患者生存質量。這種“以臨床需求為導向、以科研創新為驅動”的發展模式,實現了臨床與科研的良性互動與協同發展。
![]()
立足三秦,輻射全國,以醫學進步服務人民健康
陜西省核工業二一五醫院普外三科以臨床為根基,以科技創新為追求,不斷拓展診療邊界,提升服務水平,在扎根咸陽、服務地方健康事業的基礎上,通過技術下沉、人才培養、學術輻射等方式,帶動區域外科診療水平整體提升,為陜西省醫療衛生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在踐行“健康中國”戰略的征程中,他們正以醫學之光照亮生命之路,以科研之力守護人民健康,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醫者的責任與使命。
![]()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