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水泥路平順到家門,孩子新教室灑滿陽光,老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優質服務……2025年,橋東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在城鄉建設、醫療、養老、教育等領域鋪開19項民生工程。如今,這份寫滿期待的“民生清單”已全部完成年度目標,變成百姓手中摸得著、心里暖乎乎的“幸福答卷”。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翻開這份“答卷”,民生溫度撲面而來。314套棚改安置房拔地而起,讓拆遷群眾圓了“安居夢”;150座農村衛生戶廁改造完工,鄉村人居環境煥新顏;1所義務教育學校改擴建后開門迎新,孩子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教育;198件無償法律援助服務送上門,為困難群眾撐起“法治保護傘”。更貼心的是,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篩查進校園、就醫購藥便民點遍社區、低保特困“兩癌”婦女獲專項救助、“河北福嫂”家政服務上門解難題,每個特殊群體需求被精準“點亮”。
![]()
民生答卷不光要“交得漂亮”,更得“干得扎實”。9月底,“四好農村路”升級完成,村民出門更順暢;孕婦產前基因免費篩查全覆蓋,給母嬰健康加道“安全鎖”;養老服務能力提上去,老人日子更舒心;社會救助擴圍又增效,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幫扶及時;精準助殘服務送上門,特殊需求有回應;農村飲水維修養護好,家家戶戶喝放心水。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讓老樓換新顏,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提升解了“充電難”,體育惠民工程讓健身設施就在家門口……這5項工程也同步完成年度任務,每一項都落到了群眾心坎上。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從“看病遠”到“就醫便”,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19項民生工程像一根根溫暖的紐帶,把橋東百姓的日常串成了幸福的模樣。如今在橋東大地上,一幅“群眾有呼聲、政府有行動”的民生圖景正熱熱鬧鬧展開,日子越過越有盼頭。(馬明明 池世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