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的選票設計簡直就是一個騙局!”
就在美國大選投票日當天,馬斯克的怒懟再一次引爆輿論——這位科技巨頭接連拋出三大質疑:投票無需身份證明、候選人名字在選票中重復出現、科莫的名字被擠在選票右下角最后一位。
馬斯克的指控只是美國大選亂局的冰山一角,從紐約到新澤西再到賓夕法尼亞,多地密集曝出的投票亂象,正讓這場選舉的公正性備受質疑。
![]()
11月5日,美國近1.7億登記選民迎來關鍵投票日,多個州長寶座與國會席位的爭奪進入最后沖刺階段。但本該嚴肅的選舉現場,卻成了亂象頻發的“重災區”。新澤西州唐恩鎮市長邁克爾?羅斯曼率先發聲求援:坎伯蘭縣的投票機集體故障,大批選民被攔在門外無法投票,他急呼“任何能提供幫助的人,請伸出援手”。
更離譜的是來自“民左黨據點”蒙特克萊爾的舉報:一名選民拿到的選票上,米基?謝里爾的名字已經被人用筆畫好。“投票站在發放預制選票?”這個疑問迅速在社交平臺發酵,尚未等當地選舉部門回應,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已緊急介入伯根縣的選票爭議,直言“民左黨人正試圖統計300張非法選票,我們必須確保只有合法選票被計算”。
賓夕法尼亞州的混亂則更讓選民憤怒。活動人士斯科特?普雷斯勒在切斯特縣揭露,全縣7.5萬名獨立選民被“意外”從名單上剔除,導致投票大面積延誤,連臨時選票都已告罄。“如果你被剝奪了投票權,立即去投票站,晚上8點前排隊!”普雷斯勒在現場播報進展時難掩焦急,直到選舉截止前2.5小時才傳來消息:“法律團隊搞定了,選民終于能投票了。”
![]()
要知道,賓夕法尼亞州本就是決定大選走向的關鍵搖擺州,其投票結果可能直接影響選舉人團票數歸屬。7.5萬選民被“除名”的風波,不禁讓人想起美國選舉史上多次因微小差距改寫結果的案例,而此次切斯特縣的混亂,足以讓任何一方對結果提出質疑。
馬斯克炮轟的紐約選票問題,也戳中了美國選舉的老痛點。盡管不同州對選民ID的要求存在差異,但“無需身份證明即可投票”的規則,長期以來都被共和黨視為“舞弊溫床”,類似的選票設計漏洞在2020年大選時就曾引發郵寄選票爭議。現在再次出現類似一幕,難免共和黨人揪著不放。
截至目前,美國的幾場重要選舉,民主黨實現全面橫掃:民主黨人阿比蓋爾·斯潘伯格(AbigailSpanberger)當選弗吉尼亞州州長,她擊敗了擊敗共和黨人希爾斯成為弗吉尼亞州首位女州長。新澤西州的民主黨人米基·謝里爾(MikieSherrill)戰勝共和黨人杰克·恰塔雷利,當選新澤西州州長。紐約市長選舉中,特朗普極力反對的曼達尼(Mamdani)當選,成為紐約首位穆斯林市長。另外,賓夕法尼亞的兩名自由席位被民主黨候選人成功保住,州最高法院維持5-2自由派多數。加利福尼亞的選民則通過公投,授權無黨派委員會繪制2030年國會選區圖,外界普遍預測新圖將擴大民主黨在眾院的潛在3-4席優勢。
![]()
當然,以上幾場選舉都發生傳統藍州,民主黨獲勝并不意外。不過一連串的勝利依然被視為對特朗普關稅與移民政策的反對意見獲得了勝利,甚至有輿論認為民主黨很可能贏得明年的國會大選。為此,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已把2026年中期選舉的募款目標上調25%。
面對慘敗,唐納德·特朗普的第一反應是推卸責任。
唐納德·J·特朗普表示:“民調專家說,共和黨今晚選舉失利有兩個原因:特朗普不在選票上,以及政府停擺。”
引用來源:
和訊網、福克斯新聞、特朗普社交媒體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