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幕降臨,奉賢區南橋鎮六墩村的宅基頭、農家院里,一條條長凳圍出一方民主議事空間。村干部與村民并肩而坐,不分主次、不限話題,從道路修繕、垃圾分類到鄰里糾紛、村規修訂,大家暢所欲言、共商共議。這種被稱為“長凳夜話”的協商形式,正悄然激活奉賢基層治理的“一池春水”。


視頻:《長凳夜話 民主自治》
“長凳夜話”的生命力,源于對農村議事傳統的尊重與創新。過去開會,村民常“不愿來、不敢說、議不深”,而“夜話”依托飯后閑暇、宅基場地、輕松氛圍,打破時間、形式、心理三重門檻,讓民主協商真正回歸生活現場。在推進宅基地置換與集中居住項目時,六墩村通過“長凳夜話”與村民面對面溝通,最終推動項目順利落地,實現戶均年增收超10萬元,走出一條民主協商促發展的新路徑。

![]()
“長凳夜話”“八仙桌議事”“鄰里集市”等協商平臺蓬勃興起,讓群眾在“家門口”談訴求、議大事、解難題。同時,基層自治與積分激勵、法治宣傳、糾紛調解等機制深度融合,推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通過“美麗約定”“宅基議事”激發群眾參與熱情,以“解紛一間室”“導師+‘兩人一戶’”(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強化法治保障,逐步形成“有事好商量、辦事依法規、治理有溫度”的基層治理生態。

![]()
法治的觸角,不止于村口,更延伸至立法源頭。在青村鎮,基層立法聯系點正成為連接百姓心聲與政府立法的“民意直通車”。作為上海市人民政府25個基層立法聯系點之一,青村立足“參與立法+征集反饋+全民普法”三位一體功能,設立10個村居立法信息采集點,組建由法學院教授、法官、律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等組成的專家庫,實現專業力量與群眾智慧的深度融合,確保民意收集有廣度、建言獻策有深度、法治實踐有溫度。成立以來,該聯系點圍繞多部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開展意見征詢,提出的多條建議被市級部門采納,充分彰顯了“小站點”撬動“大治理”的制度效能。

![]()
![]()
從“坐一條凳”到“聚一條心”,奉賢區正不斷健全基層協商議事與民意表達機制。南橋鎮《“長凳夜話”“話”出美麗鄉村》、金匯鎮《激活“法治細胞”點亮“法治星空”》先后獲評2023、2024年度長三角基層依法治理優秀案例。聚焦民生關切,奉賢區將持續推動法治資源下沉、服務前移。從環境整治、宅基糾紛,到法律服務、公共安全,通過“法律明白人”進宅基、法治課堂入庭院、普法陣地融入公共空間等方式,打通法治建設“最后一公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