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而后覺:低欲者常樂,無求者自安
![]()
年輕時常聽老人言"知足常樂",總以為那不過是求不得的自我安慰。待到雙鬢染霜,皺紋爬上眼角,方知"七十而從心所欲"的古訓里,藏著人生至高的智慧。
人這一生,年輕時是在做加法,不斷地追逐、占有、攀比;中年時是在做平衡,患得患失,瞻前顧后;及至晚年,方悟得最難得的,竟是那份舉重若輕的減法哲學。
![]()
午夜夢回,忽然驚覺前半生的許多執(zhí)念多么可笑。
曾幾何時,為了一套更大的房子輾轉難眠,為了一次職位晉升處心積慮,為了幾句閑言碎語耿耿于懷。
如今站在人生的后半程回望,那些當年以為天大的事,不過是過眼云煙。
而那些最簡單的快樂—清晨的一縷陽光,老友的一聲問候,案頭的一杯清茶—反倒成了生命中最堅實的慰藉。
![]()
人到七十,味覺開始懷念簡單的滋味。
不再追求山珍海味的刺激,反而惦記著兒時的一碗清粥,記憶里母親手作的一碟咸菜。
飲食如此,人生何嘗不是?年輕時總想嘗盡人生百味,老了才懂,平平淡淡才是真滋味。
那些浮華的歡愉如煙花易冷,唯有平淡中的歡喜,才能經(jīng)得起歲月的沉淀。
![]()
衣櫥里的變化最能見人心性。
從前追逐時尚,衣柜里塞滿各種當季新品,現(xiàn)在卻覺得兩三件舒適的棉麻衣裳最是熨帖。服飾如此,交友亦然。
不再熱衷于酒席上的推杯換盞,反倒珍惜能說幾句貼心話的老友。
社交圈越來越小,心靈的空間卻越來越大。
原來"低欲"不是清心寡欲,而是懂得在蕪雜中分辨什么是真正適合自己的。
最妙的轉變是學會了與時間相處。年輕時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現(xiàn)在反而享受那份"閑"的奢侈。
晨起不必看表,散步無需趕路,讀書不為功名。
慢下來,才聽得見花開的聲音,看得懂云卷云舒的深意。
這樣的日子,樸素至極,卻也豐盛至極。
![]()
最難得的覺醒,是對金錢的態(tài)度。年輕時拿命換錢,老了才明白,健康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那些積攢的數(shù)字,終究帶不進墳墓。
倒是智慧與閱歷,可以化作家族最珍貴的傳承。
金錢觀一變,整個人都輕松了—能助人時且助人,能舍得時便舍得,這樣的生活姿態(tài),讓人到晚年反而多了幾分瀟灑。
若問七十歲最大的收獲是什么?莫過于學會了對情緒的掌控。
不再為瑣事動怒,因為他知道憤怒傷身;不再與人爭長短,因為他明白爭來的都是虛名。
開始踐行"怒時緩三刻"的古訓,情緒上來時先靜坐片刻,等那無名火消了再做決斷。
這般功夫,年輕時覺得是懦弱,現(xiàn)在方知是真正的智慧。
![]()
讀書也有了新境界。
從前讀書是為求知,為功名;現(xiàn)在讀書純粹是享受,是與智者神交。
一本書,一杯茶,一盞燈,就是最美的時光。
文字中遇見過去的自己,會心一笑間,多少前塵往事都化作生命的資糧。
那些曾經(jīng)在乎的"他人眼光",如今看來多么無謂。
明白了活在別人眼里的人,永遠找不到自己的路。
這一生,能真正評判自己的,只有自己的良知。
謗譽由人,心安即可—這是歲月賜予的最珍貴自由。
![]()
"低欲望"生活最動人之處,在于它帶來的心靈解放。
不再被物欲捆綁,不再為攀比所困,活得簡單卻充實。
每天清晨醒來,感恩尚能自主呼吸;每夜入睡前,欣慰又平安度過一日。
這樣的生活,看似寡淡,實則蘊含著最深沉的生命歡愉。
老人常言"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可真正活得通透的人,從不為此憂心。
他們已經(jīng)學會將每一天都當作恩賜,不求長生,但求活得明白。
低欲者常樂,無求者自安—這便是人生七十后方才悟透的至高智慧。
原來真正的富有,不在于擁有多少,而在于需要多少。
這份覺悟,千金難買。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