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在燒烤店,聽到兩個男人在那里聊天"小區門口那耳匠店,你去過沒?老板是個三十來歲的女人,老公在外省打工,我看她那店根本不是采耳的!”
![]()
當時我正等著我的烤茄子,這話一進耳朵,手里的冰啤酒都差點沒端穩。這女人我熟啊!表面看著一本正經的,卻看不出來她還是那樣的人。面對自己的老公和孩子難道就不感到愧疚嗎?
![]()
后來我實在好奇,也有點氣不過 —— 總不能憑人家老公不在家,就把人家的營生往齷齪里想吧?索性抽了個周末下午,走進了那家耳匠店。推開玻璃門,沒什么花里胡哨的裝修,就擺了兩張干凈的采耳床,墻上掛著幾幅簡單的山水畫,角落還放了個小矮柜,上面擺著孩子的繪本和積木。女人正低頭給工具消毒,見我進來,起身笑了笑:“姐,采耳嗎?得等十分鐘,我剛給孩子沖了奶粉,讓她在里屋先喝著。”
![]()
說話間,里屋傳來孩子軟軟的聲音:“媽媽,小熊餅干呢?” 她應了聲 “喝完奶再吃,乖”,轉身跟我解釋:“孩子爸在工地上班,一年就回來兩次,我一個人帶娃,總不能一直靠他寄錢。之前跟人學過采耳,想著開個小店,既能照顧孩子,也能掙點生活費。”
![]()
等她給我采耳時,我才發現她手藝是真地道。棉簽捏得穩,羽毛掃過耳廓時輕得像風,還會時不時問 “力度行不行?會不會癢?”。中途孩子拿著繪本跑出來,扯著她的衣角要講故事,她沒煩躁,只是溫柔地摸了摸孩子的頭:“媽媽先給阿姨弄完,十分鐘就來陪你讀,好不好?” 孩子點點頭,乖乖坐回小椅子上翻書。
![]()
采耳快結束時,她手機響了,屏幕上跳著 “老公” 兩個字。她接起電話,聲音放得更柔:“今天工地上不熱吧?孩子剛喝了奶粉,還跟我要小熊餅干呢…… 店里今天還行,下午來了三個顧客…… 你別太累,記得按時吃飯。” 掛了電話,她臉上還帶著笑,跟我說:“他總擔心我一個人扛不住,其實也沒什么,白天開店,晚上孩子睡了我再收拾收拾,累是累點,但心里踏實。”
![]()
我當時就想起燒烤攤那倆男人的話,心里直犯堵。怎么現在還有人這么想?人家老公在外辛苦掙錢,她在家又帶娃又開店,沒偷沒搶,憑手藝吃飯,怎么就成了別人嘴里 “那樣的人”?那些躲在暗處瞎揣測的人,大概是自己心里裝著臟東西,才見不得別人正經打拼。
![]()
她明明把日子過得很認真啊。店里的工具每次用前都消毒,孩子的衣服永遠干干凈凈,跟老公打電話時,沒說過一句抱怨的話,全是報喜不報憂的牽掛。有次我去采耳,正好碰到她給老家寄東西,電話里跟婆婆說 “媽,我給您買了件薄外套,秋天穿正好,孩子最近長個子了,之前的褲子都短了”,句句都是家里的瑣事,滿是煙火氣的踏實。
![]()
其實身邊這樣的女人不少,老公在外打工,她們在家又當爹又當媽,還要想辦法掙錢補貼家用。開服裝店的王姐,每天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就去看店,晚上關了店再去接;賣早餐的李嫂,凌晨三點就起來熬粥,孩子醒了就帶著在早餐攤旁邊寫作業。她們沒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心思,就想靠自己的手,把日子過穩,讓遠方的老公放心,讓身邊的孩子安心。
![]()
那些隨便給別人貼標簽、背后說閑話的人,真該去看看這些女人的日常。看看她們怎么一邊哄著哭鬧的孩子,一邊回復顧客的消息;看看她們怎么在收攤后,還得給孩子檢查作業;看看她們跟老公視頻時,眼里的牽掛和對日子的盼頭。她們不是別人嘴里 “那樣的人”,她們是撐起一個家的半邊天,是值得被尊重的、認真生活的普通人。
![]()
希望以后再聽到有人說這種閑話時,能有人站出來說句公道話 —— 別用你的惡意,揣測別人的努力;別用你的閑言碎語,毀掉一個女人的踏實日子。人家靠手藝吃飯,憑良心做人,比那些躲在暗處嚼舌根的人,干凈多了。
#異地戀#
#老板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