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當三弦聲起,小英子帶著觀眾穿越時空,在城南的煙火與歌聲中,重遇那段關于告別與懷念的歲月。11月4日、5日晚,北京曲劇《城南舊事》亮相天橋藝術中心小劇場。
![]()
北京曲劇《城南舊事》劇照。北京市曲劇團供圖
北京曲劇《城南舊事》改編自作家林海音經典同名小說,延續原著“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基調,通過小英子的童真視角,以“成長與離別”為核心紐帶,講述了上世紀20年代末,北京城南的幾段童年往事,展現了老北京的風土人情和人間百態。
![]()
北京曲劇《城南舊事》劇照。北京市曲劇團供圖
建組之初,劇團特邀北京作家協會理事興安授課,深入剖析作品的文學價值。排演期間,主創團隊圍繞主題反復打磨,不僅保留“井窩子水流”“駝隊鈴聲”等老北京意象,還巧設敘事機關:以作家林海音自述式開頭引入,讓其在劇中串場連接,自然引用原著語言。
![]()
北京曲劇《城南舊事》劇照。北京市曲劇團供圖
編劇兼導演白愛蓮曾執導北京曲劇《我這一輩子》,延續“虛實相生”創作理念,以“童年在時間之外”為核心表達,強調“作品需兼具民國質感與時代超越性”。舞臺調度借鑒電影《城南舊事》的散文式美學,通過英子的回憶視角自然切換場景,讓胡同、荒園、學堂等場景如記憶碎片般鋪展;表演風格則追求“現實性與趣味性并存”,弱化激烈戲劇沖突,以生活化表演傳遞深沉情感。
![]()
北京曲劇《城南舊事》劇照。北京市曲劇團供圖
北京市曲劇團董事長戴兵說:“《城南舊事》既延續劇種‘貼近生活的現實主義風格’,又融入當代審美表達。希望觀眾通過這部作品,在京韻中讀懂童年,在離別中看見成長。”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