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邱延波
老婆餅里無老婆,靠窗車票無車窗。
據媒體報道,近日,一位網友在社交平臺分享了自己的出行遭遇:她提前購買廣州南開往茂名的G2535次高鐵車票,希望能有一個靠窗的座位,好在路上視野開闊,欣賞沿途的風景。她買的是3號車廂1A座,二等座票面清清楚楚標著“靠窗”。滿心歡喜上車,卻發現座位正對著一面無窗的墻體,就像一張“面壁票”。這名女士稱,車程雖不長,但她本想靠著窗外夜景放松,因觀景體驗不佳,她中途不得不站立乘車,站著刷手機到站。她說如果時間緊買到無座票自己也認了,但提前買票,且上面標注“靠窗”卻沒有窗,感覺被誤導了。她建議鐵路部門把座位標注細化,乘客買票時就知道這個座位是不是真正的“靠窗”,讓大家買票時心里有數。
![]()
對此,中國鐵路12306客服回應,當前售票系統及票面僅標注“靠窗”或“過道”,無法查詢具體座位旁是否有窗。對于這名女士的建議,會進行記錄并上報。國家鐵路局12327全國鐵路監督熱線工作人員稱,車票上標注“靠窗”,指的是靠近窗戶一側,并非緊鄰窗戶。工作人員表示,將會將細化標注的建議向上反饋,并感謝乘客。
按說,乘客反映自己的購票乘坐高鐵的感受,并提出建議,并不太大的不妥;鐵路方面的回復雖然看似“官方”,但也給出了相應的解釋,并感謝乘客的建議和意見,雙方都沒什么大問題。但是,少部分網友卻產生了分歧。一部分網友認為這名女士自己的認知出了問題,甚至認為她有些矯情;另一部分網友認為“靠窗無窗”,鐵路部門的回復有點玩文字游戲,應該提升服務,在車票上標注清楚具體情況,根本不算多大的難事,消費者在買票的時候有知情權。
認為乘客矯情的網友說,真會有人因為這種事去反饋嗎?在一般人的認知里,“靠窗”就是靠近窗戶一側,“過道”就是靠近過道一側。這名乘客應該不是第一次坐高鐵吧,怎么還咬文嚼字,服務這名乘客的鐵路方面也挺難的。還有網友說,從車票上看,這名網友的乘車時間是晚上八點到十點多,看啥風景啊?這個時間點靠窗不靠窗無所謂了,不都是刷刷手機或者閉目養神嗎?“靠窗”的含義是靠近車窗一側,不是承諾一定有車窗可以看風景。
![]()
認為乘客反映合理的網友認為,大家買高鐵座都希望買到靠窗座,不說為看風景,就視野上也舒服些。如果特意選靠窗票想觀景,結果對著墻,換誰心里都有點落差,覺得被標注誤導也能理解。比起糾結乘客矯情不矯情,不如改進系統能盡快加個座位示意圖,像選電影票似的標清有無遮擋,這不比互相吐槽實在?
這些聲音聽著像在“站隊”,其實反映出出行多樣性:有人奔風景,有人趕時間,有人只求安靜,有人能隱忍。但是,相關部門提升服務,更加精細化一些,對于乘客來說是好事。《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明文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有法律人士認為,高鐵票就是“服務商品”,標注“靠窗”卻無窗,客觀上影響了乘客的選擇——萬一有人因為特殊情況特選窗邊呢?這種未明確告知真實環境的標注,可能會影響消費者的知情權,鐵路方面應該有優化的空間。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消費者需求在改變,過去乘坐火車的要求可能是“準點”,現在乘坐高鐵的要求是“舒適”,鐵路的服務得與時俱進。當然,乘客也要多點包容,別把暫時的瑕疵當“騙局”,更不用把鐵路的解釋當“狡辯”;鐵路方面也多點行動,別讓回應停在“記錄”。
理性點,包容點,升級點——這才是大家共同的“高鐵夢”。服務如高鐵,速度是骨架,細膩是靈魂;讓每位乘客的旅途,都不留遺憾,方顯鐵路擔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