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年,貴陽貴安向“質”而行,新型工業化活力奔涌——
“十四五”以來,貴陽貴安工業經濟實現量級突破,2023年,工業增加值邁過1000億元大關、總產值突破4000億元,工業總產值復合增長率達7.5%,持續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速。
這五年,貴陽貴安向“新”而行,創新動能十足——
在科技部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4》中,貴陽市在全國101個創新型城市中排第27位,在西部20個國家創新型城市中排第4位,創新能力位居西部前列。
“十四五”期間,貴陽貴安堅定不移把新型工業化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大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堅持“六個抓”思路,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主攻方向,傳統產業涅槃拓“新途”,新興產業破繭開“新局”,工業成為驅動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
強筋健骨 夯實發展底氣
強產業就是強根基。
“十四五”以來,貴陽貴安全力以赴抓產業、強工業,以電子信息制造、裝備制造、磷及磷化工、鋁及鋁加工、健康醫藥、生態特色食品“六大重點產業”為引領,加快打造具有貴陽貴安特色的產業基地。
電子信息制造產業方面,貴陽貴安圍繞“芯、件、板、機、器”五大板塊發力,中國振華成為全國產品體系最全的重要電子元器件基地,航天電器、振華新云等企業入選中國電子元件行業“百強”名單。
裝備制造產業方面,“十四五”期間,貴陽貴安把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納入“1+7+1”重點產業體系,已形成了以航空航天、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等為核心的產業體系,涌現出中航發黎陽、貴州輪胎、詹陽重工等行業內的領軍企業。
磷及磷化工產業方面,“十四五”期間,貴陽貴安鋁及鋁加工產業鏈條逐步優化完善,初步形成“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鋁加工制品”的金屬鋁產業鏈,以及利用鋁土礦生產磨具磨料、耐火材料和石油壓裂支撐劑等產品的非金屬鋁制品產業鏈。
數據顯示,2024年,貴陽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約10%;“六大重點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增加值增速從2021年的9.7%提升至18%,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攀升至64.7%,成為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貴陽貴安持續擦亮綠色發展底色。
貴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是貴安新區本土新能源車企,成立至今,通過搶抓“電動貴州”等政策機遇不斷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力度,所生產的電動重卡、電動輕卡、電動微卡等“貴州”牌新能源商用車獲市場青睞。今年前三季度,貴州長江汽車已生產整車9382輛,完成工業產值9.43億元,同比增長167%。此外,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日前公示的2025年度貴州省綠色制造名單顯示,貴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還入選“貴州省綠色工廠”和“貴州省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截至目前,貴陽貴安已擁有國家級綠色工廠40家、綠色工業園區9個、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6家,工業綠色低碳發展體系不斷完善。
![]()
創新突破 積蓄發展動能
一個地方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工業水平上。
“十四五”以來,貴陽貴安新興產業增長勢頭迅猛——
“我們的電池制造全程高自動化、高柔性化,可讓多種產品共線生產,匹配更加柔性化、多樣化的產品生產模式。今年1月,我們投入第三條產線,進一步提升了產能,此外,今年還將開拓海外市場,豐富產品線。”貴陽閃聚電池有限公司質量模塊負責人張嘉鑫說。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貴陽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6%,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增加值增長130.9%,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加值增長30.1%。
“十四五”以來,貴陽貴安“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日益凸顯——
作為全省首家科創板上市企業,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了國內首條航空環鍛件全自動控制生產線——航宇科技精密環鍛件智能制造生產線,集設計數字化、技術智能化、生產可視化和管理數據化于一體。
“我們的產品已進入美國通用電氣、美國普惠、法國賽峰、美國霍尼韋爾等六大全球頂級民用航空發動機制造商的供應鏈,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中國制造’的實力。”航宇科技相關負責人說。
與此同時,貴州輪胎入選世界經濟論壇2025年度首批“燈塔工廠”名單,成為全國輪胎行業首家、貴州省首家全球“燈塔工廠”;翰凱斯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小巴獲全省首張載人測試牌照,產品銷往30多個國家和地區,躋身全球自動駕駛領域第一梯隊……
數據顯示,目前,貴陽貴安已擁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8個、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6家,創新驅動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
深耕園區 拓展發展空間
園區是工業發展的“沃土”,承載著產業騰飛的夢想。
“十四五”期間,貴陽貴安深耕園區建設,以開發區“五優”改革為抓手,實現全市省級開發區“滿覆蓋”。
“我們不斷優化涉及企業服務事項的審批流程,提升企業辦事效率和便利度,著力為企業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政務環境、商務環境、廉政環境,讓企業更好地專注于生產經營活動。”貴州清鎮經濟開發區招商部部長李韻說。
“經開區聚焦‘兩主一特’產業,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重點做好項目謀劃儲備、緊盯項目開工入庫、推動項目建設投產三方面工作,力爭在加快補鏈延鏈招商、央企合作招商、標準廠房招商上實現大突破、取得新成效。”貴陽經開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大數據局)副局長張宇說。
數據顯示,貴陽貴安現有500億級開發區1個、100億級開發區9個,開發區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92.3%,成為工業經濟發展的核心承載區。
同時,貴陽貴安專業園區建設也取得突破。
2024年9月,省首家表面處理產業園——花溪表面處理園區開園。該園區是全省統一規劃布局的規模最大表面處理產業園區,也是全省唯一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電鍍集中處理中心,可為航空航天、電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車及電池等產業提供配套服務。
如今,貴陽貴安以制造業為根本、鞏固完整產業體系優勢,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實體經濟的地位更加穩固,新型工業化步伐不斷加快。
看速度,主導產業快速發展,吉利汽車、比亞迪、寧德時代等一批引領性項目投產或落地。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5年跑贏地區生產總值增速。
看體系,分行業編制重點產業鏈“兩圖兩庫兩池”,著力推動資源要素、工作精力向首位產業、主導產業集中。
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5%,2024年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1.1%,工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支撐、第一動力。
來源 | 貴陽網
編輯 | 趙子滟
統籌 | 吳亞鵬
編審 | 趙禾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