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5日報道 據俄羅斯《觀點報》網站11月3日報道,歐洲正在持續推進“軍事申根區”的形成。這一特殊機制旨在實現歐盟國家間部隊與武器的無障礙調動。布魯塞爾計劃在此框架下設立運輸工具基金,用于各國間的軍事裝備調運。
歐盟委員會正與北約和歐盟各國政府聯合制訂軍事裝備快速調運計劃。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該計劃擬建立由渡輪、卡車和火車組成的專用運輸隊,在與俄羅斯發生直接沖突時用于武器運輸。
此外,歐盟委員會計劃于11月討論簡化集團內部的通關程序,這將有助于改善相關運輸基礎設施。
其實,歐洲人討論“無障礙”軍隊后勤的重要性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早在2017年,歐洲就推出“軍事機動性”計劃,發起人之一是美國駐歐洲陸軍前司令本·霍奇斯。他特別批評了歐洲軍方的官僚作風,稱從德國向波蘭調動部隊需要幾周時間才能協調好。
“軍事機動性”計劃的目標是提高歐盟各國軍隊后勤聯通的效率。德國、荷蘭和波蘭在實施該計劃方面取得了最大成功,在2024年1月簽署了建立部隊和裝備調動走廊的宣言。
專家們當時指出,“阿姆斯特丹-柏林-華沙”線路對支撐歐洲“軍事申根區”至關重要,因為大部分美國裝備都運到荷蘭港口,然后從那里運往北約在歐洲東部的核心樞紐——波蘭。
軍事專家阿列克謝·安皮洛戈夫表示,從軍事角度看,歐盟始終是一個疲弱的國家聯盟。多年來,其成員國始終未能出臺統一的軍事指揮標準,這使得協調共同防務政策變得困難重重。
他說:“這種狀況在21世紀初還能勉強令歐洲滿意。但到2016年,成員國已形成共識:美國遲早會離開本地區,把對歐盟未來的責任轉交給布魯塞爾。在此背景下,歐盟開始思考加深軍隊一體化的必要性。在這方面,交通基礎設施的聯通是首要任務。于是,‘軍事申根區’的想法應運而生。”
“需要注意的是,在北約峰會上,歐盟國家承認將GDP的5%用于安全需求的必要性。同時,它們成功爭取到美國的一項重要讓步:其中2%可以用于改善聯盟的基礎設施。這筆資金將用于重建物流體系。”安皮洛戈夫補充道。
“軍事申根區”可能變成拉扯“財政破布被單”的長期過程。俄羅斯專家瓦季姆·科久林也同意這個觀點。他說:“大家都明白:任何打著反俄口號的軍事倡議,都是解決經濟和基礎設施領域老問題的機會。”
科久林說:“討論中涉及大量‘重要通道’的建設方案。如果沒有這些通道,就無法建立統一的物流環境。加上布魯塞爾官僚機構的效率低下,歐盟計劃的實施將遇到巨大阻礙。然而,不應低估‘軍事申根區”的概念本身——歐洲人對此非常認真。”
這名專家強調:“歐盟正在制定不少基礎設施項目,將各國分散的軍事力量聯系起來。值得一提的是,歐洲并不打算將所有歐盟成員國都納入未來的運輸走廊。只需‘荷蘭-德國-波蘭-波羅的海國家’這條線路就能實現其目標。這些國家之間已建立相對發達的物流網絡。它們也很有可能成為武器運輸工具的主要接收方。”(編譯/賀穎駿)
![]()
德國空軍直升機準備起飛(法新社資料圖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