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淇跨界成為導演,有點自傳體的《女孩》,入圍威尼斯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還在釜山國際電影節(jié)拿到最佳導演獎,但在內地上映后票房慘淡。
![]()
比較慘的是這個檔期不行,但舒淇導演的這部電影再不上映,可能機會更不多,畢竟在國際電影節(jié)上表現(xiàn)不錯,憑借這股東風可能會吸引更多人注意,但似乎并非如此。
黃曉明也是遭遇票房的尷尬,他主演的獲獎電影《陽光俱樂部》票房不到600萬,現(xiàn)在都看不到排片了,他主演的另一部電影《即興謀殺》上映5天票房4200多萬。影視寒冬,但有些電影還是很好賣,其實還是要看作品質量,是不是大家的嗨點,能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
![]()
舒淇導演的《女孩》上映4天多,票房不到300萬元,可能不夠演員的片酬。幾乎所有在國際上獲獎的電影,票房都不是很理想,除非你是李安,他的電影兼顧人文思想和流行元素,所以結合起來容易產生吸引力,當年獲得奧斯卡國際電影獎的《臥虎藏龍》在北美賣了2億多美元,依然是華語電影在北美票房的最高紀錄保持者。但是這部電影在內地票房卻不高,不如張藝謀導演的《英雄》和《十面埋伏》。
可能李安也不理解,為什么《臥虎藏龍》在內地市場票房很差,因為這部電影和過去很多的武打片沒什么區(qū)別,可能顯得更老土,但這卻是北美市場最受歡迎的電影,特別玉嬌龍成為大家的最愛,被她倔強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感動。
![]()
電影好不好賣,可能真的很難說,也很難預測。舒淇不是著名導演,也不是票房很高的女演員,內地票房很高的女演員是馬麗和賈玲,以前還很火的周冬雨也慘遭票房三連敗,有點難以翻身。陳可辛導演的《醬園弄》本想聚集眾多當紅明星搞個票房大賣,想不到第一部最終票房3.7億多。2000年初,張藝謀玩剩的招數(shù),他導演的《英雄》就是聚合華語影壇最好的演員,票房最終也拿到內地第一,但二十多年過去,已經物是人非,張藝謀憑借《滿江紅》都做到了40多億的票房。
張藝謀才是內地電影市場的引領者,他一直在進步,沒有退縮,不斷創(chuàng)新和突破自我。
舒淇根據(jù)自身經歷賣苦博眼球,這顯然沒用,雖然每一個導演的處女作幾乎都是自傳,但這也要分人,不是所有的導演處女作都好賣,陳思誠和徐崢走的是商業(yè)路線,不會拿自己經歷說事,他們成功了,但也迎來挑戰(zhàn),市場壓力加大。
![]()
舒淇的導演處女作雖然口碑還不錯,但不是決定票房的關鍵,要想取得票房的勝利,可能當初應該邀請很有分量的票房號召力的演員演出,比如安排馬麗和沈騰或者吳京客串,說不定還是很有吸引力。
作為文藝片,舒淇可能也不指望票房有多高,但殘酷的現(xiàn)實讓她難以相信自己的導演處女作票房不到千萬,預測甚至才500多萬,現(xiàn)在調整為400多萬。
![]()
內地和灣灣都上映了,又在香港舉行首映禮,舒淇老公馮德倫也現(xiàn)身助力,他也穿上與老婆同款的宣傳服,北京首映的時候他錄制了VCR,也是力挺老婆,現(xiàn)在香港首映禮,馮德倫終于出現(xiàn)了。他們結婚9年,認識快三十年,他們沒有走散,依然是最熟悉的愛人。
![]()
現(xiàn)在的商業(yè)片都不好賣,藝術片就更難了。
![]()
9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有人看過,認為這部電影和《想飛的女孩》相比較,都是重復原生家庭的創(chuàng)傷,女性情誼的療傷、親緣關系的和解、個人成長的代價等,對這類表達與拍攝方法均停留在1.0框架內,審美疲勞了。處理主題的思想和影像化的語言有待更新,剪輯和調色簡直是災難。
舒淇導演的《女孩》還在依賴傳統(tǒng)的敘事模型,用定型化、程式化的手法裹足不前來表現(xiàn),這是不夠的,沒有突破和創(chuàng)新,這只能說明舒淇不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導演,做演員還沒徹底搞明白,就開始嘗試做導演,這是對投資人的不負責任吧?
![]()
用侯孝賢班底努力復刻其創(chuàng)作生涯的經典元素,方法論和影片基調則是驚人的南轅北轍。當整體脈絡全然基于對某種人生境遇的全局視覺因果逆推時,內容注定是冗雜與單調并行,而收束遲疑卻過度簡化的結尾更是例證,“女性出走”這一動作定格與無意間階級跨越彼此交織且同時成為擺在紙面上的母題,又在略顯掙扎的尷尬氛圍中被果斷舍棄。
![]()
舒淇在獲獎的時候感謝了侯孝賢導演,原來是用了他的班底,難怪舒淇出手不凡,但票房無奈平庸,甚至很差。
作為導演,張藝謀70多歲仍然在進步和改變模式,但其他很多人都是固步自封,表現(xiàn)手法老套,作為年輕導演,更應該學會去嘗試和突破。要拯救電影,靠的是品質,而不是互相模仿。比如類型的題材拍攝三部,觀眾不可能一直在買單,所以這個問題對于像陳凱歌這樣資深的導演來說,也是他的難題。
感覺中國電影發(fā)展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決定生死,靠的還是大家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電影是產品,沒有利潤,也無法獲得投資。更不能持續(xù)發(fā)展下去。
電影會不會消失,對于韓國人來說,可能是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