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文物里藏著 “會說話的童話”山西博物院的 “尋寶小偵探”晉商博物院的 “小掌柜體驗記”食品街的 “辣與甜的小冒險”第二天:古建與自然的雙重驚喜晉祠里的 “活歷史小課堂”蒙山大佛的 “許愿小儀式”古縣城的 “燈籠夜奇遇”第三天:植物與地標的溫柔收尾太原植物園的 “小自然學家”雙塔寺的 “登高小挑戰”帶朵朵游太原的 “實用小攻略”
出發前一周,五歲的朵朵就抱著《山西文物繪本》不肯放,指著封面上的晉侯鳥尊問我:“媽媽,這個長翅膀的銅杯子,真的在太原嗎?我能摸一摸它的翅膀嗎?” 看著她亮晶晶的眼睛,我笑著答應她,這次太原之行,咱們就去 “找” 這只神奇的銅鳥。三天下來,我們沒趕一個打卡清單,卻在文物前的駐足、古樹下的嬉戲、小吃攤的歡笑里,把太原的故事揉進了朵朵的童年記憶里。
提前三天定好早上 7 點的鬧鐘搶門票,生怕錯過給朵朵看晉侯鳥尊的機會。九點剛開館,朵朵就拉著我的手往 “晉國霸業” 展廳沖,還沒走到展柜前,就聽見她小聲驚呼:“媽媽,你看!是那只長翅膀的鳥!” 玻璃柜里的晉侯鳥尊昂首翹尾,青銅器的紋路在燈光下格外清晰,朵朵踮著腳扒著柜子,半天沒挪步,過了好一會兒才湊到我耳邊說:“它的尾巴好像一朵要開的花,比繪本里好看多了。”
我掏出提前準備的 “文物小任務” 卡片,蹲在她身邊說:“咱們今天要當小偵探,找到三件有動物圖案的文物,還要聽講解員阿姨講一個關于銅鳥的故事,好不好?” 朵朵立刻接過卡片,像模像樣地研究起來。遇到志愿者講解時,她擠在人群最前面,還舉手問:“阿姨,古代的國王用這個銅鳥裝酒,會不會灑出來呀?” 志愿者被她問得笑了,特意給她指了銅鳥肚子里的暗格,告訴她 “這是古代工匠的小秘密”。最后找到三件文物時,朵朵驕傲地在卡片上貼滿貼紙,說要帶回去給爸爸看。
下午轉去晉商博物院,38 元的門票竟藏著大驚喜。剛進復原的票號柜臺,穿著藍布衫的工作人員就笑著遞給朵朵一把迷你算盤:“小姑娘,要不要來當回小掌柜,算算這筆銀子怎么存?” 朵朵踮著腳扒著柜臺,學著工作人員的樣子撥弄算珠,嘴里還念念有詞:“存一兩銀子,能取多少呀?” 逗得周圍的游客都笑了。
二樓的拓印區更是讓她挪不開腿,工作人員給她鋪好宣紙,教她用拓包蘸墨。朵朵的小手握著拓包,一下一下輕輕按,剛開始墨汁還沾到了手指,她急得直跺腳,后來慢慢找到竅門,拓出一幅完整的晉商標志時,她舉著拓片跑過來,興奮地喊:“媽媽,你看!我拓的字沒有歪!” 臨走時,她還特意把拓片折好放進小書包,說要送給爺爺當禮物,因為爺爺最喜歡寫毛筆字。
晚飯果斷扎進鐘樓街食品街,剛走到楊記灌腸的攤位前,朵朵就被那股酸辣味吸引,拉著我非要嘗一嘗。第一口下去,她辣得直吐舌頭,眼淚都快出來了,卻又舍不得放下勺子,只好端起旁邊的沙棘汁猛灌,嘴里還嘟囔著:“好辣,但是好好吃。” 路過老鼠窟元宵鋪時,她聞到桂花香味就走不動道,點了一碗元宵后,捧著小碗小口吃,連湯里的桂花都挑著吃完了,還跟我說:“媽媽,這個比家里的湯圓甜,還有花的香味。”
飯后沿著汾河散步,迎澤大橋的燈光倒映在水里,像撒了一把星星。朵朵追著岸邊的光影跑,偶爾停下來撿一塊光滑的小石頭,說要帶回家放進魚缸里。晚風拂過,帶著汾河的水汽,她拉著我的手,一邊走一邊唱著幼兒園教的歌,那一刻,覺得所有的疲憊都被這溫柔的夜色化解了。
![]()
特意趕在早上八點半到晉祠,避開旅行團的人流。剛進園,朵朵就被難老泉的清水吸引,蹲在泉邊看紅色的小魚游來游去,還伸手想去摸,我趕緊拉住她,跟她講 “難老泉永不干涸” 的傳說:“古代的人們靠這泉水灌溉田地,所以給它起名叫‘難老’,意思是永遠不會變老。” 她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指著泉水說:“那小魚在這里住,肯定很開心。”
走到圣母殿時,她盯著宋代侍女像看了好久,突然拉著我的衣角問:“媽媽,這個阿姨為什么不笑呀?她是不是不開心?” 正好遇到景區的親子講解員,她笑著蹲下來跟朵朵說:“這些阿姨都是守護圣母的侍女,有的要管衣服,有的要管首飾,忙得沒時間笑啦。” 講解員還帶我們找到了 86 版《西游記》里 “女兒國” 的取景地,朵朵興奮地站在同款石階上,學著電視里的樣子雙手合十,嘴里念叨著 “阿彌陀佛”,逗得講解員也笑了。
在周柏樹下,朵朵抱著粗壯的樹干,仰著頭看樹枝上的葉子,說:“媽媽,這棵樹好高呀,它是不是比爺爺的爺爺還要老?” 我告訴她這棵樹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她驚訝地張大嘴巴,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樹皮,說:“原來樹也能活這么久,它肯定見過好多好多人。”
原本沒在計劃里的蒙山大佛,成了全天的意外之喜。坐觀光車上山時,朵朵一直扒著窗戶看山間的綠樹,還跟我數 “一棵、兩棵、三棵”,數到后來自己都忘了數到多少,咯咯地笑起來。下車后沿著步道走,遠遠望見大佛的輪廓時,她突然停下腳步,小聲說:“媽媽,大佛好大呀,比幼兒園的滑梯還大。”
爬到觀景臺,工作人員遞給我們三根許愿繩,朵朵認真地把自己的愿望寫在紙條上,還非要讓我和老公也寫。她踮著腳把許愿繩系在欄桿上,又輕輕拍了拍,說:“等我長大,還要來看看我的愿望有沒有實現。” 下山時路過一條小溪,她脫了鞋踩在水里,冰涼的溪水濺起水花,打濕了她的褲腳,可她卻笑得格外開心,還撿了幾塊彩色的小石頭放進兜里。
晚上住在太原古縣城附近,十點后進去免門票,剛進城門就被滿眼的紅燈籠驚艷到了。朵朵拉著我的手,在燈籠底下轉來轉去,還指著最大的一盞燈籠說:“媽媽,這個燈籠比我還高!” 路過一家非遺手作店時,她被面塑吸引,站在柜臺前看師傅捏小兔子,最后忍不住拉著我買了一個,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生怕弄壞了。
正好趕上民俗表演,鑼鼓聲一響,朵朵就跟著人群拍手,還學著演員的樣子扭腰擺臂,雖然動作笨拙,卻格外認真。走累了在路邊吃沾串,她拿著簽子,把蔬菜在熱湯里涮一涮就往嘴里送,還跟我說:“媽媽,這個比火鍋方便,不用等很久就能吃。” 直到快十二點,她才打著哈欠說困了,我抱著她往民宿走,她趴在我肩膀上,還小聲說:“媽媽,今天好開心。”
![]()
早上九點到太原植物園,朵朵一進熱帶雨林館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拉著我穿過霧氣騰騰的步道,指著巨大的旅人蕉問:“媽媽,這個葉子好大,能當雨傘嗎?” 看到瓶子草時,她更是好奇地湊過去看,問我:“這個瓶子里是不是裝著蜜,用來吸引小蟲子呀?” 我驚訝于她的觀察力,原來繪本里的知識,她都記在了心里。
最讓她著迷的是湖邊的喂魚區,我們帶了四個饅頭,她一邊自己吃,一邊揪一小塊扔給魚,看到魚群爭食的樣子,她笑得前仰后合。偶爾有黑天鵝游過來,她就舉著饅頭追過去,嘴里喊著 “天鵝快來吃”,可天鵝只是優雅地擺擺尾巴,她也不氣餒,繼續跟在后面跑。下午去螢火蟲館時,雖然螢火蟲不多,但她還是睜大眼睛看了好久,出來后跟我說:“媽媽,我看到螢火蟲的翅膀在發光,像小燈籠一樣。”
最后一站去雙塔寺,買完門票后,朵朵就拉著我的手往塔下跑,說要 “征服這座高塔”。剛開始爬樓梯時,她還蹦蹦跳跳,爬到第五層就氣喘吁吁,扶著欄桿說:“媽媽,我有點累了。” 我鼓勵她:“再堅持一下,到頂就能看到太原的全景啦。” 她咬著牙繼續爬,終于到頂層時,她趴在窗戶邊,指著遠處的高樓喊:“媽媽,你看!我們住的酒店是不是在那里?”
寺里的牡丹園雖已過花期,但古建筑旁的綠植錯落有致,朵朵在草地上撿了幾片形狀特別的葉子,說要夾在繪本里當書簽。我給她拍了張站在塔下的照片,陽光正好落在她的笑臉上,連頭發絲都閃著光。離開時,她還回頭看了一眼雙塔,說:“媽媽,下次我們還來爬塔好不好?”
![]()
1. 住宿:選了柳巷附近的全季酒店,出門就是地鐵 2 號線,去山西博物院、晉商博物院都很方便,打車到晉祠也只要半小時。酒店還提供兒童洗漱用品和小拖鞋,朵朵看到粉色的拖鞋時,開心地說 “這是我的專屬拖鞋”。
1. 美食:除了食品街的小吃,本地人常去的林香齋一定要試,過油肉酸甜可口,朵朵一次能吃小半碗;郝剛剛羊雜割的油酥餅外酥里軟,她一次能吃兩個,還說要帶幾個回酒店當零食。
1. 貼心提示:太原氣候干燥,每天出門前都要給朵朵涂潤膚霜,包里也裝著潤唇膏;景區多需要走路,帶了輕便的嬰兒車,累了就讓她坐在車里,省了不少力氣;另外,山西博物院和晉祠都需要提前預約,一定要記得提前在公眾號上訂票,避免跑空。
返程的高鐵上,朵朵抱著她的拓片、面塑兔子和裝滿小石頭的小袋子,靠在我身邊很快就睡著了,嘴角還帶著笑。這場太原之旅,沒有趕行程的匆忙,卻讓朵朵在觸摸文物、親近自然中,悄悄種下了對歷史的好奇。太原的厚重,從來都不是書本里的文字,而是藏在朵朵笑眼里的那些瞬間 —— 是看到晉侯鳥尊時的驚喜,是踩在汾河邊的快樂,是系上許愿繩時的認真。這些溫暖的記憶,會比任何照片都更長久地留在她的童年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