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4 日,美國政壇傳來個扎心消息:聯邦政府 “停擺” 已整整 35 天,追平了特朗普任期創下的歷史紀錄。更糟的是,參議院第 14 次否決臨時撥款法案,眼看就要刷新紀錄。這事兒說穿了就是兩黨鬧掰了 —— 國會沒能在新財年(10 月 1 日)前通過預算案,民主黨要延長醫保補貼,共和黨想借停擺裁員砍開支,兩邊互不相讓,直接把政府 “關了門”。
![]()
當下美國民眾早被折騰得沒了脾氣:航班說延誤就延誤,吃飯的救濟金斷了檔,連醫保保費都要暴漲。老話說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兩黨把預算案當成政治籌碼,卻把千萬人的生計晾在一邊。可這停擺破紀錄的背后,受苦的從來不是議員們,而是那些要趕飛機、要吃飯、要看病的普通人。這鍋憑啥讓老百姓背?
一、“飛不動” 的航班:無薪空管撐不住了
最直觀的混亂在天上。1.3 萬名空中交通管制員和 5 萬名機場安檢員,已經被迫無薪工作一個多月,請假的人越來越多。紐約地區近 90% 的空管沒到崗,全美一半的管制機構都缺人。
上周有網友曬出機票截圖:原本兩小時的航班,硬生生延誤了 6 小時,機場廣播里全是 “因人員短缺取消” 的通知。一位要去探望重病母親的女士吐槽:“機票改了三次,好不容易上了飛機,又在跑道上等了倆小時,空乘說連塔臺都快沒人管了!” 更要命的是,感恩節旅行季馬上到,副總統都預警 “可能是場災難”,這哪是坐飛機,簡直是開 “盲盒”。
二、“耗不起” 的飯碗:4000 萬人斷了糧補
比航班更急的是吃飯問題。超 4000 萬美國人靠 “補充營養援助計劃” 過日子,11 月 1 日起這筆錢徹底停了。雖然政府說要拿 46.5 億美元應急,但不少州得花幾個月改系統,錢根本到不了手。
得州的單親媽媽麗莎在社交平臺哭著說:“冰箱里只剩半盒牛奶,孩子明天要上學,我連早餐都湊不齊。議員們在國會吵架,可我們這些窮人等不起啊!” 之前靠糧補買雞蛋、蔬菜的老人,現在只能去教會領救濟,排兩小時隊才拿到一小袋面包。這哪是停擺,分明是斷了活路。
三、“談不攏” 的兩黨:拿民生當賭注
說到底,停擺就是場 “政治秀”。民主黨要延長醫保補貼,不然明年保費每人要多交 1000 美元,400 萬人可能失去醫保;共和黨卻要借停擺裁掉上萬個聯邦崗位,凍結 270 億民生項目經費。兩邊都把 2026 年中期選舉的算盤打得噼啪響,誰也不肯讓步。
這操作像極了倆家長為爭家具擺放,直接把家里的水電煤氣全停了,不管孩子餓不餓、冷不冷。特朗普說 “不會屈從于勒索”,民主黨罵 “共和黨制造醫保危機”,可罵來罵去,受苦的是那些等著糧補、盼著航班、怕醫保漲價的普通人。14 次投票都沒結果,哪是談不攏,分明是不想攏。
四、黨爭沒贏家:真正的 “治理” 該看民生
其實政府停擺從來不是 “技術失誤”,而是兩黨把民眾福祉當成了博弈籌碼。政府就像個大管家,主人(民眾)交錢請它干活,結果管家們內訌把家門鎖了,還讓主人自己解決吃飯出行問題。
之前總說 “美國夢”,可現在夢碎得很具體:是空管員無薪上班的疲憊,是單親媽媽的眼淚,是老人攥著漲價的醫保單嘆氣。真正的治理不該是 “誰贏了談判”,而該是 “誰護住了民生”;真正的政治智慧,不是把對手逼到墻角,而是把老百姓拉到心上。
35 天的停擺已經夠長了,再拖下去,感恩節的團聚要泡湯,冬天的暖氣費可能都沒法補貼。那些坐在國會里的議員們,真該抬頭看看:窗外的民眾不是籌碼,是等著過安穩日子的普通人。
你覺得兩黨該先放黨爭保民生嗎?這場創紀錄的停擺啥時候能到頭?歡迎在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