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焦作日報

![]()
2025年11月5日《焦作日報》A01版
由“不可思議”到“行為日常”
——從人居環境常態化管理和三類農戶劃分機制看喬莊村高效能治理
10月18日,星期六。
傍晚,武陟縣小董鄉喬莊村,百余名干部群眾自發來到村黨群文化廣場,看著大屏幕一起合唱《強軍戰歌》《走進新時代》等紅色歌曲。
五月份以來,每周六晚上的“紅歌大家唱”已經成了喬莊村干部群眾雷打不動的“周末儀式”。
每年舉辦新春話發展年會。
10月19日,星期日。
一早,“焦作武陟喬莊”微信公眾號和村里的20多個戶外防水音柱詳細通報上周4個片區的人居環境檢查督導結果,同時發布(播報)第59期健康養生話題“長期吃撐的后果”。
每周日通報上周的人居環境檢查督導結果,這項制度如今已經運行了近4年;每周發布(播報)一個健康養生話題,每天早中晚廣播三次,也運行了一年多時間。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落實這些看似平常的工作,在喬莊村已成為常態。不少外來者感嘆:“這些事聽起來簡單,能堅持下來實在不可思議!”
煥然一新的小學校園。
清潔人居環境:日巡查周通報,不留死角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在該村不只是古訓,而是硬性規定。村干部每日兩次巡查各家各戶門前衛生與保潔員責任區,發現問題立即拍照上傳,依規進行獎懲。
即便在秋收時節,該村的街巷依然干凈整潔,不見秸稈、玉米包衣、花生秧等雜物。“俺村常年如此,不怕明察暗訪。”63歲的保潔員李小平語氣篤定,“上一周的通報,全村只發現兩處亂扔煙頭的情況。”
![]()
干凈整潔的街道。
74歲的喬葉緊鄰喬莊小學居住,她表示,打掃門前衛生已成為全家人的行為自覺,“連小孩都不亂扔垃圾,學生們也都規矩得很,每天上下學主動撿拾樹葉等雜物,放到垃圾桶里。”
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連喜介紹,過去喬莊村與多數村莊一樣,環境衛生靠突擊整治,效果短暫且易反彈。自2022年元旦起,村里建立實施了人居環境常態化管理模式,推行“常住農戶自己掃,非常住農戶委托掃,常年不在家農戶托管掃,公共區域保潔員掃”的全覆蓋機制,配合日巡查、周通報制度,實現村容村貌持續改善。
![]()
村民在收割草坪。
黨群積分與三類農戶劃分:激勵治理新機制
在該村,村民最關心兩件事:一是家庭積分,二是年終獲評何類農戶。二者直接關系年終福利,也關乎“面子”。
為激發村民參與治理的積極性,該村于2022年建立“喬莊大數據”,對村民參與會議、義務勞動、居民醫保收繳、水費衛生費收繳、門前樹木管理、轉發宣傳等行為進行實時積分,年終以紅包形式發放。同年,該村推行了“三類農戶”劃分機制,依據每月人居環境曝光情況及年度積分,將農戶劃分為三類,年終福利按類發放,一類農戶福利是二類的兩倍、三類的四倍。
“2024年,全村積分27000多分,按每分一枚雞蛋兌現。再按農戶等級發放雞蛋、豆腐、白酒、豬肉等,人均福利價值超150元。”張連喜說。
黨群積分管理和三類農戶劃分,物質獎勵和年終福利與“喬莊大數據”掛鉤,極大地調動了全村農戶比優爭先的熱情,有效推動了村里的管理治理。數據顯示,2023年喬莊村一、二、三類農戶比例為63%、25%、12%,2024年優化為72.6%、20%、7.4%。
![]()
重陽節餃子宴,村干部給老人們端餃子吃。
公墓管理與尊師重商:細節見真章
該村的公墓管理令人稱道。管理員侯孝義自豪地說:“在俺村,所有人火化后一律按順序進公墓,50多年來一貫如此。”
1972年規劃公墓,2009年推進殯改,該村將每座墓穴占地從32.6平方米壓縮至不足3平方米,嚴格推行逝者火化后骨灰盒安葬。
“村干部至少每月一次集中來公墓清除雜草、打掃衛生。單這一點,其他地方真不多見。”侯孝義說。
村里對教育、老人及外來客商格外重視。自2021年起,每年為小學教師發放四季工裝,為小學生發放校服和500元助學金,每月補助學校食堂1500元,教職工享受村民同等待遇。2023年7月起,該村又為70歲以上老人每月發放40元至100元助老金。
“今年村里又投入近40萬元改善學校設施,安裝空調、光伏路燈,改造操場。”小董鄉教育黨總支書記、喬莊小學校長孫玉明說。
“真不可想象,這樣一個偏僻小村,對外承包幾百畝地就敢面向全國招標。我們來這里種草坪兩年時間,享受著村民的福利待遇,也真切感受到了干部群眾的熱情淳樸和鄉村治理的特別之處。在喬莊生活,很安心很舒心。”淮南潤土園林綠化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建國坦言。
![]()
給紅娘發獎金。
干部帶頭:制度落地靠執行
很多人說,喬莊是個“奇葩”,一般的村學不來。
對于教師、客商以及周邊同行的羨慕褒揚,張連喜道出肺腑之言:“一個良好的管理制度能否順利推行,關鍵看執行是否到位,看干部能否以身作則。喬莊之所以把許多的不可思議變成日常的行為習慣,就在于執行有力、貴在堅持。”
多年來,該村對村組干部有一整套嚴格的管理制度,對鄉村治理有許多獨到的管理方法、激勵措施。在這里,沒有一名村組干部享受低保、貧困補貼、多占宅基地。每年的慈善公益募捐活動,村組干部都帶頭捐獻一個月工資,為大家作表率。
“干部行得正,群眾才服氣。”李小平說,10月21日,張連喜的父親就因衛生檢查不合格被曝光、罰款。今年中秋節,村里給教師和保潔員都發了福利,而村組干部都沒有享受。就因為平時有積分,公平公正,每年分三類農戶發福利,也沒人敢提意見。
多年來,一直關注喬莊村發展、導演歷屆“村晚”,并為喬莊人創作了《追夢喬莊人》《喬莊,你好》《美麗喬莊舞起來》三首歌曲的武陟縣音樂家協會副主席許志剛感慨,他經常來喬莊村“蹲點”體驗生活,也經常從微信、抖音等平臺關注這里的“一舉一動”,真切感受到了近年來鄉村治理的成效,見證了喬莊人提出的“每天都在進步”。
在喬莊村,那些外人眼中的“不可思議”,已成為“行為日常”。高效能治理,源于制度設計,更源于堅持與執行。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董柏生 報道
部分內容和圖片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原創文章版權屬《焦作日報》(微信號: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
版權所有:焦作日報社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41120180013
![]()
![]()
總值班:程紅利 統 籌:王 鵬 郭子軒
責 編:聶 楠 審 核:豐舒濰
編 輯:賈天罡 校 對:薛 瑩
本報全媒體常年法律顧問:律師呂曉燕 律師朱建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