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回應外媒:需理性看待背后的復雜問題。有評論稱贊鄭麗文,說她表現真棒,有著鄭成功般的英雄氣概,值得點贊。不過,對于此事,我們還是得冷靜、全面地審視一番。
在鄭麗文上任前一天,德國之聲對她進行了專訪。當記者拋出“是否支持島內防務預算占GDP5%”這一問題時,鄭麗文立刻強勢回應:“請問全世界哪個國家愿意把GDP5%花在軍費上呢?德國有嗎?”德國記者被這一反問噎住,只能回答沒有。
![]()
此外,鄭麗文還指出,在對美軍購過程中,民進黨很多時候花了錢,卻至今未收到貨物,這等同于白白送錢,而且何時能拿到貨也毫無頭緒。她還強調,臺海已成為世界上最主要的火藥庫之一,但她堅信兩岸絕對能夠通過和平方式解決一切問題。她認為,如果兩岸不能回歸和平穩定的關系,那么談其他事情都是空談,沒有任何基礎。
鄭麗文這番回應,尤其是懟德國之聲記者的話,聽起來確實讓很多民眾感到解氣,大家也希望她能真正帶領國民黨為兩岸統一做出積極貢獻。然而,當我們仔細梳理她接受采訪的這段話,會發現其中存在不少值得探討的問題。
首先,她反問“全世界有哪個國家愿意把GDP的5%花在防務開支上”,這里面暗含一個假設,即她本能地將“臺灣地區”視為一個國家。由此可見,無論是民進黨還是國民黨,都或多或少、自覺不自覺地秉持著“臺灣地區是一個所謂的國家”的錯誤觀念。
![]()
其次,她抱怨花了錢卻買不到東西,骨子里還是想通過向美國購買安全,這可以理解為一種軟性的“以武拒統”。只不過她借此抱怨美國,并攻擊民進黨。再者,她提到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問題,但這里并沒有明確說明是和平統一,還是不獨不統。這種模糊的表述,是否帶有“獨臺”的意味,值得深入思考。
在當前的形勢下,我們不得不思考,難道兩岸關系就要在這種模糊不清的狀態下繼續“茍且”下去嗎?這需要我們每個人去認真琢磨。
![]()
兩岸統一是歷史大勢,不可阻擋。國民黨若想生存下去,沒有別的選擇。它若想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若想作為一個有意義的政黨存在,就必須打開格局,擺脫島內一畝三分地的私利紛爭,從彼此惡斗的泥沼中抽身,堅定地支持統一。
這包括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以及任何有利于統一的形式,并且要做出實實在在的行動。這是國民黨唯一的出路,沒有其他選擇。否則,無論是國民黨這個政黨,還是其中的政治人物個體,都將失去存在的價值,也無法在歷史的長河中立足。
![]()
目前,我們無法準確預判鄭麗文個人的真正意愿,也不清楚她將帶領國民黨走向何方,能走多遠。從她個人的經歷和背景來看,面對一盤散沙的國民黨,面對臺灣島內惡劣的政治環境,她究竟能做什么、想做什么,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對于鄭麗文和國民黨的表現,我們先別急著點贊,還需保持理性,持續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