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現,這幾年我們身邊好多東西都悄悄漲價了?小到手機、家電,大到一輛汽車,總感覺錢包越來越不經用。很多人以為是通貨膨脹,但可能沒想過,這背后藏著一場看不見的全球“戰爭”,而這場戰爭,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和持久。
這事兒得從普通人的賬單說起。在美國那邊,不少家庭也納悶,怎么去趟超市,購物車還沒裝滿,錢就花出去了。
后來有份報告,好像是全美制造業協會出的,才把這事捅破。報告里說,之前特朗普時代加上的那些關稅,最后差不多有四成的成本,都繞了一圈,落到了美國老百姓自己頭上。
企業那邊就更直接了。威斯康星州有個特別有名的摩托車牌子,哈雷戴維森,算是美國的文化符號之一了。
結果因為關稅戰,對方也對美國商品加稅,哈雷的摩托車在歐洲賣不動了。為了活下去,公司沒辦法,只能把一部分生產線搬到海外去。這事當時挺諷刺的,因為當初加關稅的口號,喊的是要把制造業帶回美國。
農民的日子也不好過。愛荷華州是產大豆的地方,那幾年,倉庫里的大豆堆得跟山一樣,就是運不出去。德州有家大學,叫農機大學,他們一直在追蹤這事,算了一筆賬,說因為各種報復性關稅,美國的農產品出口累計損失,可能超過了270億美元。
這可不是個小數目,背后都是一個個農民家庭的生計。
就在這種背景下,華盛頓的國會山里,突然搞出個大新聞。參議院有一次投票,就為了要不要終止特朗普時期的那些關稅政策。氣氛據說特別緊張,最后結果是51票贊成,47票反對。這個結果一出來,很多人都覺得,這關稅大墻是不是要倒了?
![]()
最有意思的是投票的細節。投贊成票的,不光是民主黨的人。有五個共和黨議員也“反水”了,站到了對面去。后來大家一看名單,發現這幾個人,基本都來自那些農業州。
很明顯,他們是頂不住壓力了。自己選區的農民天天發愁,工廠也可能因為供應鏈問題停產,這種實實在在的痛,比什么黨派立場都重要。
這場投票,更像是一次來自內部的吶喊。它說明,關稅這把“雙刃劍”,已經傷到了自己人,而且疼得受不了了。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政治表演,而是經濟問題傳導到政治頂層的一個真實反應。
可就在大家以為事情要反轉的時候,白宮那邊立刻就潑了一盆冷水。新聞秘書很快就出來表態,說任何想要解除貿易防衛的法案,總統都會動用“否了權”。這一下就把很多人給搞蒙了。
![]()
其實這就是美國那套三權分立的玩法。
參議院通過一個決議,只是第一步。總統要是否決了,國會想推翻這個否決,就得在參議院和眾議院都拿到三分之二以上的“超級多數”票。按當時51比47這個票數看,差得還遠呢。所以說,參議院這次勝利,象征意義可能比實際意義更大。
而且,后來的拜登政府,也沒有像大家想的那樣,把所有關稅“一刀切”全取消了。他們搞了一套更復雜的玩法。
當時的貿易代表,一個叫戴琪的華裔女性,主導了一系列的審查。比如對歐洲和日本的鋼鋁關稅,他們沒直接取消,而是搞了個叫“關稅配額”的東西。
簡單說,就是給這些盟友一個額度,比如一年可以免稅賣多少噸鋼到美國,超出這個額度的部分,對不起,還得繼續交高額關稅。
這種操作,明面上是緩和了跟盟友的關系,但實際上還是保留了保護自己產業的工具。這說明,貿易政策的調整,從來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充滿了各種妥協和博弈。
![]()
美國這邊一有動靜,全世界的神經都跟著繃緊了。歐洲那邊反應最快,據說布魯塞爾的智庫連夜就準備了兩套方案。一套是如果美國關稅墻真的倒了,那就趕緊加速合作,把之前耽擱的生意都談起來。
另一套是如果僵局繼續,那歐洲就得搞自己的“戰略自主”,比如那個《歐洲關鍵原材料法案》,就是想擺脫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
亞洲這邊也一樣。東京方面對參議院的決議表示謹慎歡迎,覺得這是個修復關系的機會窗口。
![]()
而北京的分析則更關注長遠,認為單邊主義如果退潮,可能會改變整個亞太地區的經貿生態,像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這類區域合作組織的話語權可能會變得更重。
更深層次的矛盾,其實發生在世界貿易組織(WTO)那里。2022年底的時候,WTO的專家組其實已經裁決了,認定美國之前以“國家安全”為由加征的那些鋼鋁關稅是違規的。但美國的回應非常強硬,直接說WTO沒資格評判一個國家的國家安全問題。
而且因為美國一直阻撓,WTO的上訴機構都快癱瘓了,所以這個裁決最后也就不了了之。這件事就很清楚地表明,現在的國際規則,在強權政治面前,顯得有點無力。
![]()
面對這種混亂的局面,美國國會里也有人在想辦法從根子上解決問題。他們覺得,問題的核心是總統的權力太大了,可以隨便用“國家安全”當理由來加關稅。
所以,有兩位參議員,一個叫帕特·圖米,是共和黨的,另一個叫馬克·華納,是民主黨的,他們聯合起來搞了一個法案,叫《兩院國會貿易授權法案》。
這個法案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把加關稅的權力從總統手上拿回來一部分,以后再想以“國家安全”的名義搞貿易戰,必須先得到國會的批準。這可以說是想給總統的權力套上一個“籠子”。雖然這個法案推進起來也很難,但它指出了問題的真正所在。
回過頭來看,這場由關稅引發的全球大戲,其實還沒有真正落幕。它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全球化進程中的各種矛盾和裂痕,也照出了每個國家在其中的掙扎和選擇。
這些國家之間高來高去的博弈,最終總會通過某種方式,悄悄地體現在我們每個人的購物小票上。
#熱點觀察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