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唐山勞動日報)
![]()
![]()
11月2日,央視《新聞直播間》分別播出《中國經濟三季報 前三季度鋼鐵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9倍》和《中國經濟三季報 鋼鐵行業綠色轉型取得明顯成效》,報道河鋼唐鋼在高端鋼材領域成就顯著,國內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國際市場也表現出色,持續的技術突破滿足各類應用場景,一鍵式精煉模型的應用也有力推動了企業綠色轉型。
![]()
10月28日,央視《東方時空》播出《濃濃敬老情 志愿服務暖人心》,報道在重陽節到來之際,唐山市新時代鄰里節活動在市截癱療養院溫情上演,文化惠民志愿者為截癱療養員們帶去歡樂和溫暖。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10月27日至11月2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中央主要新聞媒體共刊發(播)唐山重點稿件42篇(條)。10月28日,央視《東方時空》刊播《濃濃敬老情 志愿服務暖人心》,報道我市在重陽節來臨之際,歌舞、評劇等文藝表演走進截癱療養院,志愿者將愛心禮包送到截癱老人手中,充分體現我市把愛老敬老落實到行動中。10月30日,中新社《中國新聞周刊》刊登我市機器人產業集群文章,深度展現了我市將機器人產業作為重點發展方向,今年1-9月企業主營業務收入90.7億元,同比增長24.2%等良好發展態勢,展現了我市高新區以“北京創意、唐山轉化”為發展模式,打造雙向“飛地”和共享智造集群。
人民日報
村里有“數”,心里有數
10月2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8版刊發題為《河北加速推進數字紅利向鄉村釋放——村里有“數”,心里有數——“數字鄉村新圖景”系列報道⑦》報道,介紹河北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以數字化手段提升農業生產、鄉村治理與醫療服務效能。
2022年起,唐山市樂亭縣搭建農業農村大數據智能化平臺,在稻田中布設溫濕度、土壤水分、水位等多種傳感器,借助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智能控制等信息技術,實時監測土壤鹽分、水分、作物生長狀態,實現動態調控。
“此前水稻管理有兩大難點,一是根據生長進度調節水位,二是監測病蟲害。” 水稻的管理員之一段嚴嚴介紹,“如今,稻田里每個地塊都有水位監測系統,根據我們設置的水位標準,水量少了自動開閘補水,水量大了則會自動排到水渠去。”
“數字化手段讓我們這些沒有經驗的新農人種起稻來得心應手。同樣是耐鹽堿水稻品種‘鹽豐47’,我們的畝產比附近農戶憑經驗人工種植高100多斤,達到1400多斤,精細化管理化肥、農藥等管理成本也更低了。”段嚴嚴說。
自2021年起,邢臺市威縣整合當地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職能部門門戶網站等15個政務服務平臺資源,打造了“民情通辦”平臺,并制作“民情碼”,廣泛收集群眾的各類問題。據了解,威縣“民情通辦”平臺運行以來,累計辦結訴求6.9萬件,辦結率98.23%,群眾滿意度達96%以上。
2023年,保定市阜平縣政府與阿里巴巴公益、阿里健康公益聯合啟動了阜平縣“心電一張網”建設,在縣醫療衛生集團成立心電中心,為縣域內13個鄉(鎮)的13家衛生院配備靜態心電圖機26臺、動態心電圖機13臺,建立起縣鄉一體化的縣域心電監測網絡。
“心電一張網”項目使用以來,阜平縣13所鄉鎮衛生院累計采集12977人次,為患者打通心血管疾病診斷和治療的“最后一公里”。
新華社
城市更新,助力“工業搖籃”煥發新生
10月31日,新華社客戶端刊發《城市更新,助力“工業搖籃”煥發新生》消息,介紹唐山以城市更新推動工業遺產煥新,河頭老街、開灤煤礦等項目蝶變,激活城市發展新動能。
河頭老街因地處煤河與唐津運河的“河頭”而得名。其前身“運河唐人街”曾長期沉寂,后來在政府與企業聯手推動的城市更新中蝶變為展示地域文化特色與發展成就的獨特名片。
自2023年正式開業以來,河頭老街旅游熱度不斷攀升。據統計,在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期間,該景區累計接待游客超72萬人次,同比增長36.49%。
10月31日是世界城市日。在本周舉辦的2025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中,唐山受邀分享其在城市更新領域的實踐與成果,為同類工業城市的轉型提供經驗參考。
在開灤唐山礦歷史文化街區,記者發現,通過創意策劃與建設,廢棄礦井、老舊廠房等沉睡已久的工業遺址得以煥發新生。
據開灤國家礦山公園管理中心主任王立新介紹,“井下探秘游”是該街區最受歡迎的體驗項目之一。該項目由位于地下數十米的煤礦井下老巷道改造而成,以奇、險、秘為主要風格,著力還原礦工開采煤炭的場景,使游客沉浸式體驗采煤工藝的歷史變遷。
數據顯示,從2022年至今,唐山累計謀劃實施城市更新項目2047個,目前已完工1245個,城市功能品質得到有效提升。
光明日報
非遺旅游融合創新交流活動舉辦,發布20個創新案例
10月31日,光明日報客戶端刊發《非遺旅游融合創新交流活動舉辦,發布20個創新案例》消息,介紹全國非遺旅游融合創新案例在唐山發布,20個標桿項目展現文旅融合新成果。
10月30日,非遺旅游融合創新交流活動在河北唐山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旅游協會、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和唐山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唐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唐山市豐南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承辦。
2025年9月,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委托,中國旅游協會開展2025非遺旅游融合年度創新案例征集工作,此次共征集132個案例,覆蓋30個省區市及多種業態,經多輪評議,最終遴選20個案例為“2025非遺旅游融合年度創新案例”,全面展現了我國非遺旅游融合發展的多元格局。
此次活動發布了20個2025非遺旅游融合年度創新案例,分別為《自貢燈會:煥新東方美學,激活非遺瑰寶》《河頭老街+唐山宴:從閑置資產到非遺里的人間煙火氣》《非遺賀新春:黃山魚燈點亮非遺沉浸之旅》《宣紙小鎮:從“紙”承經典到“旅”啟新篇》《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場景、體驗、文創——多維度促進非遺旅游深度融合》《湖南十八洞村:從精準扶貧首倡地,到非遺賦能的中國經驗》等。
活動期間,河北省非遺和旅游融合重點項目投資專題對接活動也同期舉行。
經濟日報
全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交流對接活動在河北唐山召開
10月31日,經濟日報客戶端刊發《全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交流對接活動在河北唐山召開》消息,介紹全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交流對接活動在唐山舉行,聚焦產業協同,共謀集群發展新未來。
10月30日,以“集群協同 鏈動未來”為主題的全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交流對接活動在河北省唐山市舉行。活動由唐山市人民政府、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唐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河北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承辦,北京市協同發展服務促進會協辦。活動聚焦鋼鐵、機器人、電子信息、數字化轉型四大核心領域,通過政策解讀、主題演講、集群推介、實地考察等多元形式,搭建起全國性產業交流合作平臺,助力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唐山市委副書記、市長田國良介紹了本地集群培育的經驗,并進行城市推介。此外,來自浙江、湖北、山西等地的相關代表,分享了各自特色產業集群的發展經驗,促進了區域間的相互學習與借鑒。
“此次全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交流對接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各地產業集群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橋梁,更為推動形成協同發展新格局奠定了堅實基礎。”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產業集群推進處處長邊少陽說。
科技日報
河北打造一批標桿場景
10月29日,《科技日報》6版刊發題為《河北打造一批標桿場景》消息,介紹河北打造標桿場景,共享工廠與場景匯系列大賽推動產業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日前,由河北省科技廳組織的“創新應用場景媒體行”活動深入唐山與雄安新區一線展開調研。記者在調研中發現,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標桿場景持續在河北涌現,成為推動區域產業提質增效、吸引創新要素集聚的強大引擎。
一個車間,生產多款產品,歸屬不同企業——在唐山百川機器人共享制造工廠,記者看到這樣的場景。百川機器人共享制造工廠相關負責人趙輝向記者介紹,這座面向京津冀中小企業開放的共享工廠,已累計服務130余家企業,幫助它們縮短研發周期15%、提升效率10%。
雄安新區則通過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系列大賽推動場景創新。大賽聚焦智慧農業、空天信息、低空技術、人工智能等11個前沿領域,一些參賽作品已被應用于實際場景,技術供給與場景需求精準匹配的生動案例比比皆是。
近年來,河北省科技廳將場景創新作為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抓手,推出“概念驗證—眾籌科研—中試熟化—場景應用—引導基金”的全鏈條支持體系,并設立“科技成果轉化貸”等金融產品。截至目前,河北省累計發布省級場景281項,服務企業超千家,促成761項新技術新產品應用。未來,河北將繼續用好京津支撐條件,引導龍頭企業開放場景試驗場,加速吸引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中新社
唐山市高新區
機器人,起飛了
10月30日,中新社《中國新聞周刊》刊發《唐山市高新區機器人,起飛了》,報道我市機器人產業集群發展。
9月中旬,一場“北京·河北機器人產業共享制造對接會”(下稱“對接會”)在北京舉行,現場共有11個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而唐山成為這場對接會的主角之一。
人們很容易將唐山與鋼鐵產業聯系在一起,但機器人產業亦是這座工業城市的重要標簽。今年1-9月份,唐山市新增機器人企業40家,總數達到262家,主營業務收入90.7億元,同比增長24.2%。
目前,僅唐山高新區機器人企業數量就達到240家,占唐山市總量近90%,占河北一半以上,2024年以來,唐山高新區新增機器人企業113家,特別是在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領域,引育出了一批行業龍頭,像是全國行業市場份額第一的焊接機器人企業開元集團,就位于唐山。
為加快有關機器人應用的供需對接,唐山高新區特別聘請北京長城戰略研究所全領域挖掘和推介機器人應用場景,每年組織“機器人+行業”對接會90場以上。今年以來,唐山高新區累計組織供需對接會20余場,企業間達成合作訂單10余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