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公開拋出一項引人矚目的觀點。美國應反“臺獨”并支持中國和平統一。這一表態猶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臺灣地區激起千層浪。臺灣當局聽聞此事后,高度緊張,迅速在島內嚴密封鎖相關消息,試圖掩蓋這一可能影響其“臺獨”圖謀的信息。
外界針對此事展開諸多分析,其中一種觀點認為,美國甚至有可能與中國簽署第四個聯合公報,進而拋棄“臺獨”勢力。這一猜測并非空穴來風,背后有著蘭德公司一份重磅報告的支撐。
![]()
蘭德公司近期發布了一份長達115頁的報告,名為《穩定和中美競爭》。這份報告由資深專家團隊精心撰寫,主要探討美國如何主動避免與中國陷入全面沖突。如今,這份報告在網絡上可查,為外界了解美國戰略思考提供了窗口。
報告出臺的背景是,美國戰略高層逐漸意識到,在與中國全面對抗的較量中,美國已沒有十足把握戰勝中國。于是,美國戰略思維發生轉變,認為中美關系應轉向有限控制的競爭模式。基于此,報告建議美國政府支持中國提出的和平統一主張,將臺灣問題視為可交易的籌碼,這無疑意味著美國在戰略上可能出現重大轉向。
報告對中美之間可能產生沖突的爆發點進行了分類,從輕到重依次為科技競爭、南海問題和臺灣問題。針對科技競爭,報告認為中美雙方可通過協商對話、簽訂合約的方式加以解決,甚至在這一過程中存在合作空間。
![]()
例如,中美可以聯手在全球經濟格局中占據更有利地位,不過矛盾焦點在于雙方收割全球利益后的分配問題。
在南海問題上,美國智庫提出,中國可與美國劃清雙方行動界限,明確劃分地盤,設定對抗紅線。報告認為,適度的對抗不可避免,甚至需要提高對抗手段。只有在這種明確界限的前提下,中美雙方才有可能在各自預先劃定的利益范圍內獲取相應利益,進而使南海局勢趨于穩定。
而臺灣問題,因其關乎中國執政合法性,具有特殊敏感性。報告雖承認此事難以通過談判解決,但建議美國改變以往戰略模糊的態度,明確反“臺獨”,轉而支持中國提出的和平統一主張。美國此舉意在換取自身在西太平洋部分或主要地區的存在,例如保住日本和韓國這兩個戰略橋頭堡,繼續從中獲取戰略紅利。
![]()
概括而言,中美競爭的不斷加劇以及中國實力的持續增強,讓美國深刻感受到零和博弈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與損失。出于現實主義考量,美國試圖改變戰略方向,將臺灣問題作為交易籌碼。從美國角度看,他們認為這一舉措成本最低且收益最大。
這份報告具有一定嚴肅性,反映出美國內部存在頭腦清醒的戰略分析師,也體現出美國內部正在形成的一種聲音。有分析指出,該報告特別契合特朗普政府的行事風格。若美國做出戰略調整,從其自身利益考量似乎更為有利。
然而,從當下現實情況來看,遏制中國甚至不惜與中國發生沖突,已成為美國內部高度一致的政治共識。美國針對中國的戰略布局已然展開,且諸多反動政策已通過立法形式固化。例如,美國國會剛剛通過的“臺灣增強威懾法案”,本質上強化了對臺模糊政策,繼續支持“臺獨”,企圖維持中國的分裂狀態。
![]()
由此可見,扭轉當前戰略方向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便本屆特朗普政府不排斥蘭德公司的建議,甚至可能實施部分舉措,但這些最多停留在行政層面,缺乏連續性。臺灣問題不存在談判空間,中國完成統一大業是必然的歷史使命。至于何時以何種方式實現統一,是中國根據自身情況作出的決策。以當前中美實力對比而言,美國已沒有能力阻止中國完成統一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