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網報道 記者 趙建東】“維護成本太高、噪音太大,且空域難以滿足訓練需求”,據俄羅斯《消息報》、歐洲新聞網等外媒報道,比利時國內近期因采購美國F-35戰機陷入輿論爭議,這批于2018年簽署的軍購合同、總價56億歐元的34架戰機,目前已交付4架,另有1架因技術問題被推遲交付。
![]()
比利時空軍的F-35A戰機,資料圖 圖源:英媒
俄媒稱,首先引發爭議的是比利時國防大臣弗蘭肯近期在聯邦議會的發言。他在講話中稱比利時本土空域“不足以開展戰機飛行訓練”,因此需與荷法意等國協商使用領空。對于弗蘭肯的發言,有法媒說“比利時因其空域對F-35戰機而言太小而淪為網絡笑柄”。
歐洲新聞網說,面對法媒有關“比利時淪為網絡笑柄”的調侃,弗蘭肯在社交平臺X稱這是小題大做,“他說比利時空域小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為了彌補這一點,該國多年來一直在國內外與其他戰機一起開展空中訓練演習”。此外,比利時空軍軍官弗拉溫證實,現有空域對F-16執行某些類型的任務來說過于狹窄,“因此,除了使用飛行模擬器外,還需要繼續在國外進行復雜演習。”
俄媒還稱,F-35單小時飛行成本約為5萬歐元,成為現役飛行成本最昂貴的戰機,發動機功率幾乎是其前代F-16的兩倍,產生的脈沖噪音是F-16的5倍,也給軍事基地周邊居民帶來生活問題。
歐洲新聞網稱,有法國媒體還借機宣傳法方“陣風”戰機的優勢,稱其在去年北約模擬空戰中擊敗過F-35,且運營成本更低。對此,有比利時保守派議員稱“波蘭上空的無人機是被荷蘭的F-35擊落的,‘陣風’和F-16的雷達系統甚至看不到這些東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