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6月25日,鑫慷嘉APP還在提醒用戶“繳稅解凍”,第二天卻已無法登錄。
幕后老板黃鑫在群里留下“你們的財富與智商不匹配”的嘲諷后,帶著129億USDT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那“華爾街博士”的精英照片竟是偷來的,與中石油的合作全是偽造,精心編織的謊言為何能讓200萬人深信不疑?這場數字時代的“完美犯罪”,到底撕開了怎樣的信任黑洞?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編輯:口蘑
初中生的“華爾街”,如何租來129億的信任?
鑫慷嘉的老板黃鑫,初中都沒畢業,卻給自己套上了“華爾街金融博士”和“中石油前高管”的雙重光環。
他用來打造這身行頭的道具,竟然只是一張從香港博主那里偷來的照片,P圖技術倒是華爾街級別的。
![]()
為了給這層身份鍍金,他在貴陽國際金融中心租下豪華辦公室,裝修得金碧輝煌,墻上掛滿了與“迪拜官員”的假合影。
門口擺著模擬交易屏,滾動的數據營造出一派繁忙景象,員工們穿著統一制服,別著偽造的“迪拜黃金交易所”工牌。
![]()
每個來訪者都要經過安檢,然后被專人領進會議室,觀看一部精心制作的宣傳片,講述平臺如何對接中東的神秘資金。
可這一切,不過是一場精心搭建的舞臺劇,從背景到道具,全都是租來的,目的是讓你心甘情愿地買票入場。
![]()
更讓人震驚的是,這背后還牽扯出另一家百億級騙局——千屹集團。
劉氏兄弟也用同樣的手法,花20萬買來假的央企入股協議,偽造5000萬實繳資本,甚至請來斯琴高娃等老藝術家站臺。
他們宣稱以三折低價收購3000個車位,讓投資者代銷,到期賣不掉就付高額違約金,聽著穩賺不賠。
![]()
但實際上,他們只租了37個車位拍照,然后就靠新投資者的錢去支付老用戶的收益。
這些華麗的包裝術,正是現代金融詐騙的第一步,也是“信任套利”的起點。
它利用了人們對權威的天然信賴,把虛假的身份和背景,變成了可以無限透支的信任資本。
![]()
“三步曲”與“四階段”,一場被復制的“完美犯罪”
拆解這些騙局,你會發現它們的操作流程驚人地一致,幾乎形成了一套標準化的“工業體系”。
第一步,偽裝,騙子們會給自己安上各種耀眼的頭銜,偽造各種合作協議,打造出無懈可擊的“合法外衣”。
第二步,畫餅,他們拋出“日息1%”、“年化730%”這種根本不符合常理的回報承諾。
![]()
這精準地擊中了人們在不確定時代,對“確定性”的極度渴求,畢竟銀行理財才3%左右。
第三步,放長線養魚,騙子們會按時支付前期的收益,讓你嘗到甜頭,徹底放下戒心。
像千屹平臺的早期投資者,有人投10萬每月真能拿到1500元,于是紛紛追加投資,甚至拉親友下水。
這套“偽裝-畫餅-養肥”的“三步曲”詐騙法,又被包裝進更龐大的“四階段”工業化流程里。
![]()
這個流程從注冊空殼公司、偽造背景開始,到線上引流、線下洗腦,再到傳銷式裂變、最后是卷款跑路。
黃鑫把會員分成“軍長”、“師長”,拉夠500人就送一輛“保時捷”,當然那車也是租來拍拍照的道具。
更可怕的是,現在的騙子還用上了USDT(泰達幣)和混幣器這種新技術。
![]()
USDT可以全球流通,混幣器能把資金路徑攪渾,讓警方追蹤變得難如登天。
央行數據顯示,數字貨幣在非法交易中的使用率正以每年35%的速度狂飆,這為“完美犯罪”提供了技術加持。
這套流程的每一個環節,都像一個精密的零件,共同構成了一部高效運轉的“財富收割機”。
![]()
被收割的“確定性”,當焦慮成為被利用的靶心
為什么這些漏洞百出的騙局,還能讓200萬人,其中多是中老年人、寶媽和個體戶,飛蛾撲火般地投入全部身家?
核心原因在于,騙子販賣的根本不是理財產品,而是一種名為“確定性”的稀缺品。
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經濟下行、工作不穩、未來迷茫,人們對未來的焦慮感達到了頂峰。
![]()
而騙子恰好抓住了這個痛點,用看似牢不可破的“合法外衣”和穩賺不賠的“高收益”,為你量身定做了一份對抗未來的“確定性”保險。
四川一位72歲的張老太,把畢生積攢的90萬養老錢投進了千屹的“車位投資”,那筆錢本是她的肺癌救命錢。
當平臺崩盤,她絕望地發現,那個APP上的余額只是一串無效數字時,她不僅是失去了錢,更是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
![]()
她的需求不是730%的年化收益,而只是一份能夠對抗疾病和衰老的確定性,騙子精準地販賣并掠奪了這份確定性。
崩盤前,鑫慷嘉還推出“投50萬送特斯拉”的瘋狂活動,那輛所謂的豪車,其實是一天租金2800元的道具車。
當時,資金還在以每天上億的速度涌入,很多人不聽任何勸告,賣房借貸也要加倉。
![]()
這種“最后的瘋狂”,正是心理操控術登峰造極的體現,它讓你在希望的頂點,心甘情愿地跳進深淵。
有研究指出,一次大型金融詐騙案對區域消費信心的打擊會持續18到24個月,其“社會信任成本”是直接經濟損失的3到5倍。
這筆賬,遠比129億的數字本身,更加觸目驚心。
![]()
重建信任的防線,從“防騙”走向“防心”
面對如此高明的“信任套利”犯罪,僅僅依靠“防騙技巧”已經遠遠不夠,我們必須從戰術層面上升到戰略層面,構建數字時代的新信任防線。
首先,國家層面需要推動建立國家級的數字身份認證體系,讓每一個虛擬身份都能找到現實中的錨點,讓“偷來的照片”無處遁形。
![]()
其次,國際社會必須建立跨境加密資產的快速凍結和追贓機制,打破目前全球化資金流動與區域化司法管轄之間的結構性矛盾。
新加坡已通過《數字身份識別法》,歐盟也在推動相關立法,我們不能再等下去了。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是加強全民的金融素養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對中老年群體的關愛與引導。
![]()
我們需要教會大家的,不僅是“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的道理,更是一種在不確定性中自處的智慧和能力。
一個簡單實用的“三查”防騙法值得推廣:查公司實繳資本和社保記錄,查合作協議的官方渠道真偽,查核心人員的背景和前科。
![]()
這簡單的三步,能戳破絕大多數看似華麗的騙局泡沫。
歸根結底,數字時代的信任危機,需要用數字時代的智慧和制度來解決。
我們不能再讓騙子用幾張假照片、幾個假合同,就輕易套走我們整個社會賴以運轉的信任基石。
![]()
這場保衛信任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鑫慷嘉掠奪的不是錢,而是我們在數字時代賴以生存的信任基石。
當技術能完美偽裝一切時,你該如何守護自己內心那份最后的“確定性”?
![]()
結語
專業并不等同于可靠,樹立理性的判斷意識乃是防范詐騙的首要步驟。
展望未來,AI詐騙手段必將愈發精準,故而構建防詐騙生態系統已刻不容緩。
在您的身邊,是否存在此類所謂的“專業平臺”呢?又該如何保障家人的安全呢?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