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河傳》里的暗河,一門心思想“上岸”做正常人,主動給瑯琊王遞了好幾次橄欖枝,可瑯琊王始終揣著明白裝糊涂,到最后才懂:不是暗河不夠拼,是這條路從根上就走不通。
![]()
而暗河表面看是要張“洗白通行證”,說透了就是想被江湖和朝堂當普通人對待。你看蘇暮雨站在天啟城街頭,手里握著傘,心里想的卻是整個暗河的執(zhí)念:咱也想跟街上的人一樣,不用躲躲閃閃,光明正大地過日子。
可江湖那么大,暗河為啥非要盯著瑯琊王?蘇暮雨早說過大實話:“暗河沒硬靠山,想走在陽光下,只會被擋得頭破血流。”之前他們試著在南安城開宗立派,結(jié)果凌霄宗這些本土門派直接把他們當敵人,正派的偏見就像一堵墻,根本撞不開——沒靠山,連“試著變好”的機會都沒有。
而瑯琊王蕭若風(fēng),剛好是江湖和朝堂的“雙料紅人”:論朝堂,他是皇帝親弟弟,有實權(quán);論江湖,他重義氣,百里東君、葉鼎之這些大佬都跟他交好。暗河也不傻,知道得先表忠心:幫瑯琊王平了唐門內(nèi)亂、救回唐憐月,還讓蘇暮雨陪著白鶴淮在天啟城開藥鋪——表面是濟世救人,其實是試探:天啟城能不能容下我們?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滿是盼頭。
按說只要瑯琊王在公開場合說句軟話,比如“暗河雖行事特別,但對國有功,不是無可救藥”,這話的份量,比暗河自己拼十年都管用。可瑯琊王始終是“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為啥?其實藏著三個沒法接盤的硬理由:
第一,兩人“人設(shè)”完全沖了。瑯琊王是江湖朝堂都認的“清流王爺”,走的是光風(fēng)霽月的路子;暗河卻是出了名的殺手組織,滿是黑歷史。要是瑯琊王公開幫暗河,等于砸了自己的招牌,誰還信他是正派王爺?
第二,朝堂局勢不允許。大皇子蕭永早就到處傳謠言,說瑯琊王想篡位。這時候要是跟暗河綁在一起,不就等于把“把柄”遞到政敵手里?大皇子剛好能拿“勾結(jié)殺手組織”說事,直接把他拉下馬——瑯琊王就算想幫,也不敢拿自己的前途賭。
第三,最現(xiàn)實的一點:暗河只是皇權(quán)博弈的“棋子”。瑯琊王要的是“能聽話的刀”,幫他解決麻煩就行;可暗河想要的是“尊嚴”,不是換個人繼續(xù)當影子。一個想控制,一個想平等,根本尿不到一個壺里。
后來蘇暮雨闖進影宗的萬卷樓,看到記載暗河所有秘密的檔案,做了個讓所有人震驚的決定:一把火燒光。這些檔案能讓他掌控整個江湖,可他說:“暗河要的不是操控別人的力量,是堂堂正正活著的資格。”這把火,燒斷了影宗對暗河幾百年的控制,卻也燒沒了跟瑯琊王合作的最后希望——暗河不想再當別人的工具了。
而且原著里還有個關(guān)鍵細節(jié):蘇暮雨見到瑯琊王后,發(fā)現(xiàn)他中毒太深,沒多少日子了,這才徹底放棄了靠瑯琊王的念頭。沒辦法,暗河只能重新找有實權(quán)的靠山,從頭再來,只是這一路付出的代價,已經(jīng)越來越大了。
其實暗河想變好沒錯,想光明正大活著也沒錯,可錯在選了瑯琊王——一個有自己顧慮、沒法真心幫他們的靠山。但也佩服蘇暮雨他們:就算生在黑暗里,也沒放棄仰望陽光,就算這條路走死了,也敢轉(zhuǎn)頭重新來,這份韌勁,才是最打動人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