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里的王大娘子,應該是盛家最真性情,頭腦也最簡單的人了。
像她這樣的性子,根本看不透別人的彎彎繞繞,常常會只看表面就覺得別人好。
原著中,盛紘就非常嫌棄她這一點。
![]()
PART 01
王氏看人有多不靠譜呢?
原著中,顧廷燁和明蘭的婚事定下之后,小秦氏就上門送庚帖。
見了盛家人之后,小秦氏帶著十分端莊的微笑,溫柔和氣。
對著老太太,她語氣雅致,字里行間有一種侯府小姐的氣派;
對著王大娘子,她又自在隨和,喜笑隨心。
幾句話下來,王氏聽得舒服極了,瞬間認定,這位太夫人,是個極好的人。
晚上盛紘回府,王氏就迫不及待地在盛紘跟前夸小秦氏。
說她溫柔又貴氣,不像當初平寧郡主那般高傲,也比文家那位秦家講理。
結果盛紘卻直接警告她,讓她以后跟這位太夫人來往要謹慎些,凡事要留七分余地,不能什么都口無遮攔地說出去才好。
因為他知道,但凡王氏覺得好的,必然就是個厲害的,王氏根本不懂透過現象看本質。
王氏不服,盛紘接著就把她在泉州和登州時,識人不明的往事搬了出來。
就連王氏的親姐姐康姨媽,也曾跟王氏反目過。
所以,王氏這個人,一直以來都頭腦簡單,沒啥心機。

PART 02
正因為沒啥心機算計,所以王氏身邊的那些下人,很多也都是藏著不安分的。
可王氏看不出來呀,還把這些不安分的主兒,送到了華蘭和明蘭身邊。
原著中,明蘭出嫁的時候,王氏把一直在身邊伺候的丫鬟彩環送了過去。
彩環到明蘭跟前后,就各種打聽,被丹橘敲打了一番以后,稍微消停了一段時間。
但沒過多久,彩環的野心就藏不住了。
雖然彩環是王氏身邊的人,但到了明蘭那兒根本沒辦進內屋伺候。
可彩環還是會濃妝艷抹地,逮著一切機會在顧廷燁面前露臉。
有一次,她巴巴地給顧廷燁送了杯茶,就被小桃給喊走了。
顧廷燁跟顧廷煜因為顧家牽扯逆王一案起了爭執,遲遲沒有回明蘭的屋子。
彩環就猴急地說,要幫夫人去看看。
明蘭懷孕后,彩環想趁機爬床,可偏顧廷燁和明蘭恩愛得很,根本沒有一點要抬姨娘的意思。
她就跟寧遠侯府那邊的人勾搭起來,漏了不少澄園的事情出去。
要不是明蘭發現得早,顧廷燁也狠得下心,這個彩環還不一定要給他們闖多大的簍子。
后來,彩環被趕到了鄉下,結果還不死心地收買下人婆子,幫著小秦氏打聽澄園的事兒。
這么個不安分,不忠心的丫頭,真不知道王氏當初是怎么選的。
![]()
PART 03
跟彩環一樣不安分的,還有一個丫頭叫彩簪,也是王氏底下的人。
彩簪在華蘭出嫁的時候,跟著去了袁家。
華蘭嫁過去之后,三年沒有生孩子,處處遭到婆婆的打壓。
后來華蘭生大女兒的時候,身體恢復得不好,這個彩簪就動了心思。
她覺得,華蘭沒有生出嫡子,如果她能被抬姨娘,生出個庶長子,那自然也會母憑子貴過上好日子。
所以,她就主動提出,要為華蘭分憂。
華蘭一開始并不同意,她從小就在盛家看到過林姨娘的手段,自然知道妻妾和睦這種事兒是不存在的。
況且彩簪跟她這么久,又有情分,日后相處起來很不好把握那個度。
但彩簪一直表忠心,軟磨硬泡。
再加上婆婆又逼得緊,于是華蘭就把彩簪抬成了姨娘,生下了庶長子。
彩簪這下子揚眉吐氣,對華蘭也不如之前那般恭敬了。
不過,華蘭后來在賀老太太的妙手下,身體調理好了,一個接一個地生兒子,彩簪就又開始各種求好賣乖了。
好在袁文紹也不是個花心的,跟華蘭也是一條心,不然這個彩簪估計也會給華蘭帶去不少風浪。
![]()
說起來,王氏作為一個當家大娘子,善于管家理事的同時,應該早就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不說看不透那些隱藏太深的高門太太,至少下人的這些小心思小九九,也總該看得透吧。
但王氏從小就被保護得太好了。
嫁人后,一沒有受過婆母的壓迫,二又有娘家和劉媽媽這樣的超強輔助。
結果,這看人的能力,也就沒有隨著管家時限的增長而提升。
不過,像她這樣性情耿直爽快,不用去憂思那么多彎彎繞繞地活著,也是一種幸福吧!
我是二姐,用讀寫重啟人生,找尋人生的多一種可能。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多多點贊轉發,也可以成為我的書/劇搭子(anlyiran 備注“書搭子”or“劇搭子”),一起讀書、追劇、寫文哦~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分享,如侵權煩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