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停擺進入第六周,特朗普誓言“我不會被勒索”!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已進入第34天,逼近歷史上最長的35天紀錄,政治僵局仍未出現化解跡象。隨著停擺即將進入第六個星期,民主、共和兩黨在預算議題上的對峙愈演愈烈。
![]()
圖片
特朗普強調“不會屈服于民主黨的勒索”以重啟政府運作。(美聯社)
美聯社報導指出,總統特朗普在2日播出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節目《60分鐘》專訪中表示,這次不會像2019年那樣向民主黨妥協。特朗普強調:“我不會被勒索。美國人民選我,是要我堅守原則,而不是屈服于政治威脅。”
這番言論被視為特朗普政府立場強硬的最新信號,也意味著聯邦政府的部分機構關閉、數十萬名公務員無薪狀態恐將持續更久。
在2019年的政府停擺中,特朗普因堅持要求國會撥款修建美墨邊境圍墻,與民主黨爆發激烈對峙,最終在35天后被迫讓步,結束當時的停擺危機。但如今,特朗普似乎無意重蹈覆轍。
白宮消息人士透露,總統此次的核心訴求是削減特定社會福利開支并擴大國防預算,而民主黨領導層堅持,必須確保教育與醫療項目不被削弱。雙方的分歧不僅在財政分配上,也反映出對國家治理方向的根本對立。
隨著停擺延長,美國經濟正面臨一連串連鎖反應。根據高盛集團的估算,每停擺一周,美國經濟增長率將減少約0.1個百分點。聯邦雇員工資延遲發放,消費力下降,部分地方經濟開始出現緊縮跡象。
航空運輸與海關運作也受到影響。由于交通安全管理局(TSA)員工大量無薪請假,機場安檢通道擁堵嚴重,旅客投訴數量飆升。國家公園、博物館關閉,旅游業損失持續擴大。
金融市場方面,投資人對財政僵局的不確定性表達擔憂,標普500指數在過去兩周內連續下跌。分析師指出,如果停擺持續至第七周,可能對聯邦信用評級與企業信心造成進一步打擊。
民意調查顯示,美國公眾對兩黨的信任度正在下降。根據路透社與益普索(Ipsos)最新聯合民調,約56%的受訪者認為“國會雙方都應為停擺負責”,其中41%將主要責任歸咎于共和黨。
部分受影響的聯邦雇員在社交媒體上呼吁政府盡快恢復運作。一名聯邦航空署技術人員表示:“我們不是政客,卻要為政治博弈付出代價。”
盡管特朗普的堅定立場在保守派選民中贏得支持,但獨立與中間選民的耐心正在消磨。分析人士認為,若停擺繼續惡化,可能對共和黨在國會的支持度造成長期沖擊。
目前國會兩黨談判尚未有實質突破。若本周末仍無進展,美國史上最長停擺紀錄勢必被刷新。政治觀察家指出,這場僵局的走向,將不僅決定預算案命運,也可能左右2026年中期選舉的政治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