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8 日,俄羅斯國家杜馬通過一項法案:從 2026 年起,廢除春秋兩季征兵制,改為 “全年滾動征兵”。聽起來像是 “行政優化”,實則是把 “征兵” 徹底常態化 —— 讓 “送人去前線” 這件事,變成像 “上班打卡” 一樣的日常操作。
![]()
這則消息一出,基本等于普京自己 “蓋章”:這場仗,他短期內壓根沒打算停。
先別驚訝,這操作早有伏筆。就在兩周前,普京剛簽署秋季征兵令,計劃征召 13.5 萬人,年齡 18~30 歲,要求三個月內全部入營 —— 這是 2016 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征兵。加上今年春天征召的 16 萬人,2025 年一年,俄羅斯就抓了將近 30 萬年輕人。現在干脆撕掉 “季節限制”,全年無休:缺人就征,征了就訓,訓完就拉去前線 “填線”,連 “流水線都搭好了,說這是 “臨時起意”,沒人會信。
![]()
俄羅斯官方嘴上說得好聽,稱 “新兵只在國內服役,不上前線”,但現實根本不是這樣。義務兵訓練三個月后,就會被 “勸著” 簽合同;合同一簽,人就直接被送到頓涅茨克的戰壕里。去年就有媒體拍到,剛領到槍的年輕士兵在巴赫穆特外圍挖工事,記者問他們年齡,回答清一色是 “19 歲”。官方數字再漂亮,也蓋不住前線部隊 “成建制缺人” 的事實 —— 不然何必把征兵年齡提高到 30 歲,還開放外籍囚犯移民、統統收編入伍?顯然,兵源已經見底,“全年征兵” 就是 “拆東墻補西墻” 的終極辦法。
![]()
說白了,克里姆林宮現在玩的是 “永久戰時模式”:把國家機器調成 “只要戰爭不停,就自動從民間吸人、吸資源” 的狀態,只為維持前線不崩潰。
眼下,俄羅斯的處境本就艱難:經濟制裁越勒越緊,能源收入被腰斬,年輕人要么跑路、要么躺平。可普京干脆把 “大門反鎖”,電子征兵傳票直接發到手機上 ——20 天內不到兵役局報到,就凍結銀行賬戶、吊銷駕照、作廢護照。普通人連 “我不打” 三個字都來不及說,就被塞進運兵車,拉往烏克蘭戰場。
在烏克蘭看來,這就是赤裸裸的 “侵略升級”。從 2022 年全面入侵開始,俄羅斯每次 “部分動員”“春季征兵”“秋季征兵”,都包裝成 “常規國防需求”,可哪次沒把新兵往烏東送?烏克蘭外長庫列巴早就放話:“既然俄羅斯把全境當成‘兵工廠’,那烏軍對俄本土任何軍事目標開火,都不存在‘紅線’。”
過去兩周,烏軍無人機連夜奔襲別爾哥羅德、羅斯托夫的彈藥庫,火光沖天的視頻傳遍全網 —— 這就是回應:你抓你的人,我炸你的庫,看誰先熬不住。
西方軍援也在同步升級。美德最新一批援助清單里,長航程的 “陸軍戰術導彈” 和 “金牛座” 巡航導彈赫然在列,射程起步就是 300 公里,克里米亞大橋、俄羅斯后方鐵路樞紐,全在打擊范圍之內。
普京一看烏軍遠程火力要到位,立馬把洲際導彈拉出來試射,還派核潛艇去北海搞演習,想用 “核威懾” 逼西方停援。可現在沒人再吃這套:該送的武器照樣送,烏克蘭該打的目標照樣打 —— 反正你 “全年征兵”,我就 “全年給武器”,看是你人多,還是我導彈準。
再看俄羅斯國內,老百姓的情緒已經到了臨界點。三年半的戰爭,讓盧布匯率腰斬、物價飛漲;街頭征兵廣告從地鐵站貼到大學食堂,連鄉村小賣部都掛著 “簽合同獎 300 萬盧布” 的橫幅 —— 可 300 萬盧布買一條命,誰家孩子愿意這么 “賤賣”?
社交媒體上,“不參軍” 的話題閱讀量破 20 億;年輕人夜里剪碎征兵通知書,結果第二天賬號就被封。反對的聲音越大,克里姆林宮越干脆 —— 直接把征兵寫成 “全年任務”,省得大家一到春天就緊張:現在天天都是 “征兵季”,習慣就好。
說到底,這就是一場赤裸裸的 “人海消耗賭局”。普京賭的是:在烏克蘭人口先被磨光、西方援助先被拖垮之前,俄羅斯能靠 “不斷抓人、不斷造炮彈” 穩住戰線,打出談判籌碼。可對俄羅斯普通家庭來說,他們不過是普京手里的撲克牌 —— 抓完一手,再摸一手;“全年征兵”,就是把發牌機調成 “自動擋”,永不停機。
可賭局總有翻車的那天。現代戰爭不是二戰,不是 “人多就能堆出勝利”。現在的戰場,靠的是無人機、巡航導彈、AI 炮瞄系統 —— 一個人就能盯著你一個排打。可俄羅斯還在靠 “填人頭”:一個沖鋒隊里,甚至混著 50 歲的大叔和剛滿 18 的學生。技術差距越拉越大,你抓 30 萬人,人家一發導彈就能帶走一個營,算下來誰虧?
更別忘了,俄羅斯 2024 年新生兒只有 110 萬,創百年新低。再把 18~30 歲的年輕人一茬茬往戰場送,10 年后誰來干活?誰來納稅?誰來養老?全國經濟靠 “戰爭機器” 吊著,可戰爭機器 “吃的是人”—— 人總有被吃完的一天。
所以,“全年征兵” 這條新聞,看似只是政策調整,實則是普京給俄羅斯人發的 “病危通知”:戰爭不會結束,和平沒有日程,你們準備好讓一代人當炮灰吧。
對烏克蘭來說,這讓 “戰斗到底” 的理由更充分 —— 不把侵略者趕出去,俄羅斯這種無底線的征兵機器就永遠不會停。
對國際社會來說,這也是一張 “考卷”:是繼續加碼軍援,讓烏克蘭早點打贏,結束這場災難?還是眼睜睜看著普京把更多年輕人扔進絞肉機,讓歐洲邊境常年 “冒煙”?
答案其實不復雜:想要停火,先得讓發動戰爭的人 “輸到肉疼”。否則,2026 年俄羅斯 “全年征兵” 正式啟動那天,就是又一個黑暗紀元的開始。
烏克蘭人已經沒得選,只能打;俄羅斯人本有得選,卻正在被一點點剝奪選擇的權利。
至于普京,他坐在長桌那頭,算盤珠子撥得噼啪響。每響一聲,就意味著一個俄羅斯家庭,注定等不到自己的兒子回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