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梁山好漢們接受招安,浩浩蕩蕩一百單八將,征遼國,平方臘,那是何等威風。
可是,打完方臘之后,大家翻開幸存者名單一看,心都涼了半截。出征時的一百零八人,回來時竟只剩下了二十七人。這一仗,直接讓梁山折損了將近七十名好漢。
這就讓很多人想不通了,梁山好漢個個身懷絕技,馬軍五虎將、八驃騎,步軍十大頭領,哪個不是名震江湖的人物?怎么到了江南,對付一個方臘,就落得如此慘烈的下場?
![]()
尤其是,很多人都說,給梁山造成巨大損失的,主要是方臘手下的八員大將。區區八個人,怎么就能掀起這么大的風浪,讓一百單八將幾乎凋零殆盡?難道這八個人都是三頭六臂的神仙不成?
江南“八大天王”,究竟是何方神圣?
方臘手下能人眾多,其中最核心、戰斗力最強的,就是被后人合稱為“八大天王”的八員猛將。
![]()
這八個人,可真不是吃素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門絕技和輝煌戰績,他們的存在,直接將征方臘的戰爭難度,從普通模式拉到了地獄級別。
我們先來點點將,看看這八位都是誰。他們分別是:南離大將軍元帥石寶、皇侄方杰、兵部尚書王寅、鎮國大將軍厲天閏、護國大將軍司行方、國師鄧元覺、號稱“小養由基”的龐萬春,以及樞密使呂師囊。
這些人有多厲害呢?我們舉幾個例子。
先說石寶,這位被很多人稱為方臘軍中的“第一戰將”,簡直就是梁山好漢的收割機。
![]()
他手使一柄劈風刀,還藏著一手流星錘的絕活。在烏龍嶺一戰中,他先是一錘打死了梁山八驃騎之一的急先鋒索超,接著又一刀斬了火眼狻猊鄧飛。
后來在混戰中,他又接連殺了鮑旭、馬麟、燕順等多名梁山好漢。關勝這樣的高手,跟他交手都不敢有絲毫大意,可見其武藝之高。
再說那個神箭手龐萬春。他一出場,就設下埋伏,亂箭射殺了九紋龍史進,同時被射殺的還有石秀、陳達、楊春、李忠、薛永等六員將領。
一戰就讓梁山損失了七位好漢,這種效率,簡直令人膽寒。他箭法之精,連花榮都得敬畏三分。
![]()
還有皇侄方杰,手持一桿方天畫戟,勇猛無比。
在陣前,他與霹靂火秦明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最后趁秦明分神之際,一戟將其刺于馬下。秦明可是梁山的五虎將之一,就這么折在了方杰手里,可見其悍勇。
此外,厲天閏槍法迅猛,斬殺了沒羽箭張清和周通 ;司行方三十回合就斬殺了插翅虎雷橫 ;王寅不僅武藝高強,還善用計謀,曾設計坑殺神火將軍魏定國和圣水將軍單廷圭,最后被林沖等人合力圍攻才殺死 ;而寶光如來鄧元覺,一條禪杖舞得風雨不透,能和花和尚魯智深大戰五十回合不落下風。
![]()
可以說,方臘這八員大將,無論從單挑能力、特殊技能還是戰術素養來看,都完全不輸給梁山的頂級戰力。
他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而是一個配合默契、各有所長的戰斗集群。
梁山好漢們面對的,正是一群實力與自己旗鼓相當,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勝一籌的強敵。
天時地利,梁山好漢輸在了“水土不服”
光是個人武藝高強,還不足以解釋梁山如此慘重的損失。畢竟梁山好漢人多勢眾,車輪戰也能把對方耗死。
![]()
大家想一下,梁山泊在北方,好漢們大多是北方人,習慣的是在平原上縱馬馳騁,大開大合地對陣廝殺。可方臘的地盤在哪里?在江南,具體來說是今天的浙江、安徽一帶。
那里是什么地形?山高林密,河網縱橫,關隘險峻。梁山好漢們一進入江南,就等于從自己熟悉的主場,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客場。
小說里提到的幾個關鍵戰場,比如烏龍嶺、昱嶺關、睦州城 ,全都是易守難攻的險要之地。方臘的軍隊久居此地,對地形了如指掌,他們可以輕松地設置埋伏,利用山勢、河流來阻擊宋軍。
![]()
而梁山好漢們則成了睜眼瞎,不僅一身的騎兵優勢發揮不出來,還得處處提防冷箭、滾石和陷阱。
龐萬春之所以能一舉射殺史進等七人,靠的就是在昱嶺關下的密林中提前設伏 。石寶之所以能在烏龍嶺屢屢得手,也是因為他占據了關隘的有利地形,讓梁山軍隊仰攻不得,進退兩難。
就像一支擅長打平原閃電戰的裝甲部隊,突然被扔進了越南的叢林里,渾身的力氣根本使不出來。
![]()
除了地形,還有氣候。北方軍隊南下,最怕的就是水土不服和瘟疫。小說里雖然沒有大篇幅描寫,但也明確提到了這一點。在征討方臘的過程中,梁山好漢并非全都戰死沙場。
根據統計,在陣亡的七十人中,有59人是戰死的,但還有10人是病死的。
比如青面獸楊志、船火兒張橫、沒遮攔穆弘、鼓上蚤時遷等人,都是在征途中或得勝后,因為感染瘟疫或舊病復發而亡。
![]()
可以說,方臘還沒出全力,江南的“地利”和“天時”就已經先幫他淘汰掉了一批梁山好漢。
替天行道的“狼”變成了朝廷的“犬”
除了外部的這些硬性條件,梁山自身的問題也不能忽視。征方臘時的梁山軍,和當初嘯聚山林、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時的梁山軍,已經不一樣了。
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心氣。
![]()
當初在梁山泊,他們是“替天行道”的好漢,是為了反抗壓迫、追求自由和尊嚴而戰。那時候的他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每個人都充滿了斗志和“狼性”。
可是接受招安之后呢?他們的身份變了,從朝廷的對立面,變成了朝廷的鷹犬。他們去征討方臘,名義上是為國盡忠,但實際上是去鎮壓另一支和他們出身相似的農民起義軍。這種角色的轉變,讓很多好漢心里是別扭的,甚至是迷茫的。
![]()
武松就曾明確表示過反對:“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們的心!”李俊等人也在征方臘勝利后,看透了朝廷的嘴臉,選擇了急流勇退,飄然遠去。這說明,梁山內部對于招安這條路,并非鐵板一塊。
帶著這種復雜甚至是不滿的情緒去打仗,戰斗力必然會打折扣。
他們不再是為了自己的生存和理想而戰,而是為了完成朝廷的任務,為了宋江那個虛無縹緲的“封妻蔭子”的夢想去賣命。
![]()
另外,長期的南征北戰也讓梁山好漢們身心俱疲。從征遼到平定田虎、王慶,再到征方臘,幾乎是無縫銜接。將士們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整,許多人都是帶傷作戰。長期的戰爭消耗,加上對前途的迷茫,讓這支曾經的虎狼之師,漸漸失去了往日的銳氣。
當他們面對為了保衛家園、拼死抵抗的方臘軍隊時,在精神層面上,其實已經輸了半籌。
真相大白
其實,這七十位犧牲的好漢,并非全部都是被方臘的八大天王在戰場上親手斬殺的。
![]()
直接戰死的梁山好漢有59位。這其中,確實有相當一部分是折損在石寶、方杰、龐萬春這些猛將手里的。比如秦明、索超、鄧飛、雷橫、史進等等。
實際上有10位好漢是病故的。像楊志、張橫、穆弘、孔明、朱貴、時遷等人,他們躲過了敵人的刀光劍影,卻沒有躲過南方的瘴氣和瘟疫。
![]()
還有一位特殊的,就是花和尚魯智深。他在活捉方臘后,聽了錢塘江的潮信,頓悟人生,在六和寺坐化圓寂。
所以,方臘的八大將固然兇猛,是造成梁山巨大傷亡的主要原因,但絕不是唯一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