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而有人正試圖偷走這片芯片。今天上午,國家安全部通報了兩起關乎糧食安全的間諜案件,揭開了境外勢力伸向我國農田的黑手。
一起是某國領事館人員以“農業考察”為幌子,跑到我國重要農業產區,違規探查搜集農作物產量和儲備情況。
另一起是境內人員朱某某被境外間諜機關收買,非法出口我國嚴令禁止出境的親本種子。
這些看似普通的農田活動,背后隱藏著危及國家安全的陰謀。
![]()
糧食領域的間諜行為,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猖獗。國家安全部披露,近期破獲的兩起糧食安全領域案件手法各異,卻都直指我國農業核心利益。
某國領館人員組建了一支由農業、生物專業人士構成的調查團隊,先后多次深入我國某省重要農業產區。他們以“走訪調查”為名,行違規探查之實,專門搜集我國特定農作物的產量和儲備數據。
這些人員反偵察意識極強,往返不同糧食產區時頻繁更換交通工具,在田間調查時多選擇鄉間小路行進,專門在田地旁臨時停靠。
另一案例更為嚴重。
境外間諜機關以高額經濟報酬為誘餌,與境內人員朱某某及其公司建立所謂“合作”關系,以“合作制種”名義長期購買親本種子。
親本種子是第一代用于雜交實驗的種子,是我國嚴禁向外出售的農業資源。
![]()
為何親本種子如此重要?答案藏在它的基因里。
親本種子承載著高產、抗病等核心遺傳信息,直接決定一個國家糧食產能和種業競爭力。我國雜交水稻技術領先世界,使水稻年增產超千萬噸,而這背后離不開親本種子的貢獻。
一旦這些核心技術外泄,將導致我國在國際糧食市場上的定價權受損,甚至威脅國家糧食安全。國安部文章明確指出,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業安全關乎糧食安全與鄉村振興大局。
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對我國糧食領域的滲透力度不斷加大,違法獲取我國大豆、玉米、水稻種子等農作物基因數據,已經給我國糧食安全帶來嚴重危害。
![]()
這些糧食間諜的行為并非偶然,而是境外情報機關長期戰略的一部分。近年來,境外間諜情報機關持續加大對我國糧食領域滲透力度,竊取我國核心科研情報。
以朱某某案件為例,他在明知違法的情況下,仍鋌而走險,通過將親本種子混放在其他申報出口的集裝箱里面,企圖規避監管。這種有組織的竊密行為,絕非普通商業間諜活動,而是有預謀、有計劃的戰略行動。
國家安全機關指出,某國間諜情報機關始終對我國糧食數據和種質資源虎視眈眈,在我國內非法搜集親本種子。
![]()
國際上不乏種子戰爭的前車之鑒,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上世紀90年代,阿根廷在美國壓力下批準了孟山都公司的轉基因大豆商業化種植。
孟山都先免費提供種子,待農民依賴后便收取高額專利費,最終控制阿根廷90%的大豆種子市場。從“土地的主人”到“種子的奴隸”,阿根廷農民的遭遇警示我們:控制種子就等于控制一個國家的農業命脈。
我國2004年也曾吃過大虧。當時四大糧商聯手炒作大豆價格,中國企業高位接盤后價格崩盤,導致80%的本土榨油企業被外資收購,大豆產業幾乎全軍覆沒。這些慘痛教訓讓我們更加清醒。
![]()
面對糧食安全領域的間諜行為,我們需要構筑起堅固的防線。國家安全機關提示廣大公民,如發現危害糧食安全的可疑線索,請立即舉報。
國家設立了12339舉報電話和網絡舉報平臺(www.12339.gov.cn),方便公民及時報告可疑情況。保障糧食安全,守護種質資源,是國家安全機關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職責。
國家安全機關承諾與有關部門一道,依法防范、打擊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及其代理人在我糧食安全領域的竊密活動。這些措施旨在重拳出擊斬斷境外伸向我國種質資源的竊密“黑手”。
![]()
朱某某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其余17名涉案對象也受到不同程度行政處罰。那些外國領館人員也依法受到處置。
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遠未結束。
今天的中國,用世界上不到9%的耕地養活了近20%的人口,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而我們守護的不僅是種子,更是14億人“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的尊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