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轉眼已到十一月。北風漸起,空氣愈發干燥,很多人開始出現皮膚干癢、喉嚨不適的情況。這個時節,既要注重保暖,又要預防秋燥,飲食上更需要多加用心。
俗話說“順時而食”,每個季節都有它的專屬美味。十一月,有一種正當季的蔬菜悄悄上市了,它就是兒菜。這種長得像娃娃抱團的蔬菜,不僅模樣可愛,營養價值更是出眾,堪稱秋冬季節的“養生寶貝”。
兒菜,有的地方也叫“娃娃菜”,但它跟普通的大白菜可不一樣。它肉質細嫩,味道清甜,帶著淡淡的苦澀回甘,正是這獨特的口感,讓它具有了獨特的養生價值。
![]()
清炒兒菜:原汁原味,清爽降火
這道菜做法簡單,最能保留兒菜的原汁原味。清淡的口感,爽脆的質地,特別適合干燥的秋季食用。
養生功效:
- 清熱降火:兒菜性涼,能緩解秋燥引起的上火
- 潤腸通便:豐富的膳食纖維促進腸道蠕動
- 補充水分:含水量高,緩解皮膚干燥
![]()
![]()
清炒兒菜:三分鐘快手的養生小炒
制作要點:
1.處理兒菜:
兒菜洗凈,對半切開,再切成薄片。
如果兒菜有點老,可以削去外皮。
準備幾瓣大蒜拍碎,兩個干辣椒增香。
2.焯水去澀:
鍋中水開,加少許鹽和幾滴油。
放入兒菜片焯燙30秒,撈出瀝干。
焯水時間不能長,否則會失去脆嫩口感。
3.快火急炒:
熱鍋少油,先放蒜瓣、干辣椒爆香。
倒入焯好的兒菜,大火快速翻炒。
加少許鹽、糖調味,炒勻即可出鍋。
小貼士:兒菜先焯水再炒,可以去除苦澀味,同時縮短烹飪時間,保持脆嫩。
![]()
涼拌兒菜:開胃爽口,解膩潤燥
涼拌的做法最能體現兒菜的清脆,簡單的調味就能激發出它的天然甜味。天冷吃肉多的時候,來上一盤,特別解膩。
獨特價值:
- 生津潤燥:適合口干舌燥的秋季
- 增強免疫:豐富的維生素C提升抵抗力
- 低卡健康:適合控制體重的人群
![]()
![]()
涼拌兒菜:五分鐘搞定的開胃小菜
制作要點:
- 切配技巧
兒菜洗凈,切成片。越細越容易入味,口感也更好。小米辣切小段搭配顏色。 - 鎖住水分
切好的兒菜加少許鹽,抓勻腌制5分鐘。擠掉多余水分,這樣口感更脆。用清水沖洗一遍,去掉多余鹽分。 - 調味精髓
蒜末、小米椒放在兒菜上。淋上熱油激發出香味。加生抽、香醋、少許糖,拌勻即可。
小貼士:腌制后擠干水分是關鍵,這樣涼拌時不會出水,味道也更濃郁。
![]()
兒菜炒臘肉:咸香下飯,溫暖入冬
兒菜的清甜正好中和了臘肉的咸膩,兩者搭配相得益彰。這道菜既有兒菜的清爽,又有臘肉的醇厚,是秋冬季節不可錯過的美味。
營養搭配:
- 均衡營養:蔬菜與蛋白質的完美結合
- 溫暖脾胃:適合天氣轉涼時食用
- 增進食欲:咸香開胃,下飯一絕
![]()
兒菜炒臘肉:冬日里的暖心搭配
制作要點:
1.食材預處理:
臘肉洗凈,上鍋蒸15分鐘,這樣更好切。
晾涼后切成薄片備用。
兒菜切片,蒜苗切段。
2.煸炒臘肉:
鍋燒熱,直接放入臘肉片。
小火煸炒出油,至肉片微卷。
盛出部分油脂,留底油炒菜。
3.合炒出鍋:
用臘肉油爆香蒜末、干辣椒。
放入兒菜片,中火炒至變軟。
加入臘肉,淋少許生抽,撒蒜苗炒勻。
小貼士:臘肉先蒸再炒,口感更軟糯,而且不會太咸。
![]()
這三種兒菜做法,從清淡到濃郁,滿足了不同口味的需求。清炒的爽脆、涼拌的開胃、臘肉的咸香,每一種都能讓你愛上這個季節的兒菜。
十一月正是兒菜最新鮮、最便宜的時候,市場上幾塊錢就能買一大棵。它不僅能幫助我們應對秋季的干燥,還能為身體補充多種維生素。趁著現在正當季,價格又實惠,不妨多買些回來,換著花樣做給家人吃。
兒菜雖好,但性偏涼,脾胃虛寒的朋友可以搭配姜蒜一起烹飪,或者適量食用。
本文由江江食研社原創,每天分享時令美食,歡迎關注交流!如果您覺得有用,請點贊、收藏,轉發給更多朋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