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蘇GDP突破13.3萬億元,連續34年居全國前列;人均GDP達15.9萬元,趕超中等發達國家。然而,亮眼的成績單背后,長期潛伏著“南北梯度”——長江天塹把全省切割成“蘇南火車公交化、蘇北高鐵孤島化”的鮮明反差:徐州—連云港—宿遷—鹽城—淮安五市,面積占全省 51%,人口占42%,高鐵運營里程卻僅占18%。蘇北腹地南下上海、杭州需繞道南京,平均增加90分鐘;蘇南北上山東,同樣“舍近求遠”。可以說,補齊縱向高鐵短板,成為江蘇由“經濟大省”邁向“經濟強省”的最后一道關口。
![]()
其中,鹽泰錫常宜鐵路(簡稱鹽宜鐵路)的規劃建設,正是江蘇回應發展需求的戰略選擇。作為國家 “八縱八橫” 高鐵網的重要南北向聯絡線,以及江蘇 “六縱六橫” 高鐵網的骨干工程,這條被譽為長三角 “中軸線” 的鐵路,北起鹽城,南至宜興,新建正線全長約311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靖江至太湖西段250公里),全線共設鹽城、興化東、泰州南、宜興等10座車站,其中8座為新建車站,橋隧比高達98.47%,建設工期5.5年,預計2030年7月竣工通車。
線路以 “串聯全域、互聯互通” 為核心優勢,在鹽城站銜接徐鹽高鐵、鹽通高鐵,泰州南站對接在建的滬渝蓉沿江高鐵,江陰站連通滬寧沿江高鐵,宜興站接入寧杭高鐵,形成 “北承魯東南、中連蘇中南、南接浙沿海” 的快速客運通道。建成后,蘇北、蘇中、蘇南將實現“2小時快速交通圈”,泰興等沿線城市將首次實現與北京、上海、南京的高鐵直達,徹底打破長江天塹對南北交流的阻隔。
![]()
鹽宜鐵路自2025年1月正式開工以來,工程進度穩步推進,近期更是迎來多項關鍵突破。10月23日,泰州市興化市境內的花沈村特大橋125號墩身順利完成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成為全線首個完工的墩身,標志著泰州段主體工程取得實質性進展。該特大橋全長5559.76米,需多次跨越重要道路與河道,施工團隊采用定型鋼模一次澆筑技術,攻克了安全管控與環水保的雙重難題,已完成鉆孔樁2302根、承臺64個,為后續架梁施工打下基礎。
在泰興市,全線首個制梁場于10月27日正式建成投用。這座占地面積175畝的智能化梁場,采用“橫向并列、縱向成組”布局,設置10個制梁臺座和雙層存梁區,將承擔903榀箱梁的預制與架設任務,其機械化、信息化的建設標準,為工程質量與施工效率提供了保障。與此同時,鹽城市境內的站前02標段施工有序推進,項目部通過劃分網格單元、梳理風險源、制定專項管控措施,確保34.114公里線路的樁基、承臺及管線遷改工作按序時進度推進。
![]()
目前,項目最具挑戰性的控制性工程——長江隧道已啟動科研攻關。這條全長8130米的單洞雙線隧道,將以盾構法下穿長江,穿越富水砂層與土巖軟硬不均地層,獨頭掘進距離長且需保護周邊建筑物,施工風險與技術難度極大,總投資約44億元,施工周期預計50個月。截至2025年10月,各標段均已進入實質性施工階段,全線形成多點開花、協同推進的建設態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