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剛坐上中國國民黨黨主席的位子沒幾天,就接公布了四份人事名單。
而這第四次人事調整,也是最大規模的一次。直接調整了22個縣市黨部主委。名單一出,黨內不少人開始坐不住了。
從這份名單能看出來,鄭麗文不是來過渡的,她是來掌權的。這一輪調整,不僅是對黨內派系的重新洗牌,更是為兩年后的島內選舉打前站。
![]()
關鍵的問題是,在這場快速推進的整頓動作里,誰成了贏家,誰又成了被清理的目標?
人事大換血:有留有換,重點在“聽話”
這次22個黨部主委的更換,有人留任,有人被換,還有人是臨時頂上。
仔細看鄭麗文的安排,其實每一步都不簡單。謝龍介、柯志恩、王育敏這些人繼續留在臺南、高雄等地,其實就是鄭麗文暫時不動他們的盤子。
這些人雖然是上任主席朱立倫時期安排的,但在地方上還是有基礎的。鄭麗文顯然知道,現在這種時候,不能搞得太滿,要先穩住基本盤。
用她手上的人還沒完全布好之前,舊將還是得留著用。
但她也不是全放過。像臺中和桃園這樣的關鍵地區,換人換得非常果斷。特別是臺中,原本的主委因為在黨主席選舉期間公開站隊,被直接撤換。這不僅是人事調整,更是立規矩。
![]()
鄭麗文要的不是有能力的地方頭人,而是能聽自己話的組織負責人。新接任的人,明顯是她信得過的自己人。
她通過這波調整,釋放了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從現在起,國民黨的地方系統是黨中央說了算,不是誰都能在地方自成一格。
桃園的做法又有點不一樣。鄭麗文接受了地方議長邱奕勝的推薦,讓蔡忠誠出任黨部主委。這說明她在某些地方愿意跟本地勢力合作,但前提是對方愿意站在她這一邊。
這種“有拉有打”的策略,其實就是她在一步步清理不聽話的舊人,同時吸收愿意配合她的新盟友。
更微妙的是臺北市的安排。原主委因為涉及案情請辭后,目前由市議會議長戴錫欽暫代。這種“臨時頂位”的操作,其實是鄭麗文在買時間。
![]()
她知道臺北是藍綠交鋒的重要戰場,隨便安排一個人容易出問題,所以先穩住陣腳,后續再做打算。這也說明,她對臺北的安排還沒完全想好,可能還在找更合適的自己人。
洪秀柱人馬上位:深藍路線悄然回流
在所有新任命中,最讓人注意的,是南投的游顥。他是洪秀柱一手帶起來的,被稱作深藍陣營的典型代表。
這次他被安排擔任南投縣黨部主委,不少人把這看作是深藍勢力重新回到核心圈的信號。
鄭麗文和洪秀柱的路線有很多相近之處,特別是在兩岸議題上,兩人都強調“九二共識”,不回避和大陸的對話。
![]()
這次啟用洪秀柱的人,也可以看作是鄭麗文在往自己熟悉的政治立場靠攏。
鄭麗文過去曾在綠色陣營待過,后來轉投藍營,而且越走越靠右。現在她掌握主導權后,第一時間啟用深藍人馬,說明她并不打算繼續走朱立倫那種溫和路線。
而是回頭去挖掘傳統藍營的基本盤,把那些對民進黨不滿卻又對國民黨失望的深藍選民拉回來。
這種路線的調整,對黨內其他人來說不是好消息。尤其是那些希望國民黨走中間路線、爭取年輕和中間選民的派系,會覺得這是一種倒退。但鄭麗文顯然有自己的考量。
她知道,要贏選舉,首先要把基本盤穩住。沒有基本盤,談不上擴張。所以她寧愿先走一步,把深藍拉回來,再慢慢考慮中間選民怎么爭取。
![]()
但這也可能帶來風險。如果國民黨太過強調傳統立場,容易讓選民認為藍營又回到老路上,尤其是兩岸關系上,如果不小心,可能會讓部分選民擔憂。
國際社會也在觀察,尤其是一些關注臺海局勢的外媒,會把這次人事安排當成國民黨未來政策走向的風向標。
如果鄭麗文真的想走深藍路線,那兩岸關系可能會重新成為島內政治的焦點。
盧秀燕陣營被動:中央和地方的角力開始露面
最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臺中的盧秀燕陣營。
這次人事調整中,臺中黨部的主委被撤換,換上的人選并不是盧秀燕那邊推薦的。這對一個現任市長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
盧秀燕是目前藍營最有聲勢的地方首長之一,在臺中的支持度也始終很高。這次被中央繞過,主委被撤,等于是在她的地盤上動了她的人,這讓她陣營感受到明顯壓制。
這是鄭麗文對地方派系下的一道“緊箍咒”。她不想讓地方諸侯覺得自己可以各自為政。
![]()
特別是像盧秀燕這樣,有可能對黨主席寶座產生興趣的人,更是要提前限制。鄭麗文通過這次調整,在臺中敲響了警鐘:黨要有紀律,地方要聽中央的。
這種中央和地方之間的角力,其實早就存在。過去很多地方黨部和市長、縣長關系密切,甚至就是一個陣營的人,誰掌握黨部,誰就能控制提名權和選戰資源。
鄭麗文現在要做的,是把這種“山頭文化”打散,把資源和權力收回到黨中央。這種打法雖然容易得罪人,但也能快速確立領導權威。
不過,這也意味著黨內的對立會更激烈。地方派系不會甘心被削權,特別是像盧秀燕這樣手里有選票、有資源的諸侯,很可能會在接下來的黨內博弈中采取更多主動動作。
如果中央和地方協調不好,表面上看是整頓,其實可能會變成內斗。
![]()
這次鄭麗文對桃園和臺中的處理方式就能看出她的策略——對愿意合作的地方勢力,她就合作;對不愿意聽話的,就直接動手。她不想再像過去那樣,黨主席說話沒人理。
她要的是一支聽令行事的黨部系統,為接下來的選舉服務,而不是誰都能各自為政的散兵游勇。
鄭麗文的戰斗節奏已經拉開,國民黨能跟得上嗎?
這次大換血,不只是人事安排的問題,更是國民黨接下來幾年路線和格局的起點。鄭麗文用了最短時間做了最大規模的調整,是在告訴全黨:從現在起,國民黨要聽她的了。她不是過渡型領導,她要的是實權,是掌控全局。
但這條路也不好走。黨內派系錯綜復雜,地方勢力根深蒂固,任何一個決定都可能觸動一大片利益。
![]()
她選擇用“又拉又打”的方式推進改革,是在用速度換空間。她不等黨內完全達成共識,而是先動手,先確立規則,誰不跟就換人。這種方式可能會帶來短期的不滿,但也能快速建立權威。
從外部看,國民黨的這場調整也會影響島內政治格局。一旦國民黨在2026年取得突破,不僅會增加其在2028年的大選籌碼,也可能重新影響兩岸關系的走向。
尤其是在當前兩岸關系緊張的背景下,國民黨如果能穩定下來,并提出清晰的兩岸政策主張,將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但這都還只是開始。鄭麗文的“戰斗模式”雖然已啟動,但真正的挑戰還在后頭。她能不能壓住地方派系,能不能平衡不同路線的矛盾,能不能帶領國民黨走出內耗泥潭,最終還是要看她接下來怎么用人、怎么布局、怎么維持黨內的團結。
![]()
這一次人事洗牌的動靜不小,但余波未平。
接下來幾個月,地方黨部能不能有效運作,中央和地方能不能擰成一股繩,這些都將決定國民黨未來的命運。而鄭麗文能不能真正從“新主席”變成有影響力的掌舵者,也將在這段時間里見分曉。
國民黨已經進入鄭麗文時間,但這場牌局剛剛開始,牌都還沒打完,誰能笑到最后,還要看她怎么出下一步。
參考信息:
鄭麗文公布全臺縣市黨部主委名單 5縣市換人 其他17縣市維持不變——臺海網2025-11-04 08:3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