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難得君
昨天,一個中國通臂拳傳人在海外扇巴掌比賽被KO的視頻,突然在網上火了。
![]()
視頻里,中國選手趙洪剛和哈薩克斯坦選手輪流扇對方耳光。趙洪剛挨了第三巴掌后,直挺挺地倒了下去。現場一陣騷動,醫護人員趕緊沖上臺。
就這么一個簡單的比賽,卻引發了無數爭論。
![]()
有人說對手犯規,勝之不武;有人說這就是實力差距,傳統武術那套發力方法,根本比不上現代拳擊的科學訓練。
我看著視頻里趙洪剛倒下的那一刻,心里突然有點不是滋味。
▌那一巴掌,扇醒了不少人
比賽結束后,網上吵得不可開交。
爭議主要集中在三點:對手打到趙洪剛眉骨導致出血是不是犯規;趙洪剛擊打時對手縮脖躲閃算不算違規;KO的那一掌,對手后腿離地,是不是違規使用了“手刀”動作。
說實話,看了好幾遍視頻,我覺得這些爭議大多站不住腳。
扇巴掌比賽,落點稍有偏差再正常不過,面部出血在格斗比賽中太常見了。對手縮脖躲閃,裁判已經給了判罰,讓趙洪剛多打了一次。至于后腿離地,規則是只要腳還接觸地面就不算違規。
說白了,趙洪剛輸,不是輸在裁判不公,而是輸在實力差距。
從視頻里能明顯看出來,趙洪剛的抗擊打能力和爆發力,都比對手差了一大截。
通臂拳講究以腰為軸,貫通全身,力量像鞭子一樣甩出去。

而那位哈薩克選手用的是標準現代拳擊發力,腳穩、轉胯、扭腰、送肩、出拳,力量從地面反作用力層層傳導,像錘子一樣砸出去。


兩種發力方式,在擂臺上的效果立判高下。

▌傳統武術,到底差在哪里
趙洪剛這次比賽,運氣確實不太好。
他抽到后手,意味著要先挨打。第一巴掌下去,眉骨就被打破,血不停地流。他比對手大了整整十歲,身體恢復能力、反應速度、抗擊打能力自然處于下風。
但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
最關鍵的是專業度的差距。這是國際賽事,拼的不只是個人天賦和訓練,更是背后的整個系統支持。
賽前準備、飲食控制、體脂比例、肌肉密度、抗擊打訓練、卸力防震訓練、恢復手段……這些東西,都需要專業團隊系統地研究。扇耳光比賽的高手,普遍臉圓、下顎厚、體脂高,這些都是抗擊打的天然護甲。
趙洪剛的通臂拳鞭勁確實有勁,但在賽場上,對手那種后擺拳式的動力鏈發力,更集中、更有穿透力。這是實戰系統訓練的差距,不是靠一個人閉門苦練能彌補的。
▌比賽經驗,也是硬傷
比賽中,對手的各種小動作不斷。縮脖避打、腳跟離地、打亂趙洪剛的攻擊節奏……雖然兩次被判違規,也被多打了兩次,但他利用這些動作摸清了趙洪剛的節奏和打擊強度。
你可能要問,既然違規要被多打一次,為什么他還敢這么做?這就是戰術。他寧可被多打一下,也要試探出你的節奏、試探裁判的尺度、干擾你的心態。
反觀趙洪剛,可能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國際比賽,顯得有些緊張。接第一巴掌時過于低頭,結果被打破眉弓,不停流血。其實當時他可以申請停賽處理傷口,但他沒有,他選擇繼續硬剛。
這一點,我真心佩服他的勇氣。
但他第一次擊打后,對手躲避違規,節奏被打亂,他第二次出手時,打擊力度明顯下降。這說明他有訓練,但還沒把訓練變成真正的肌肉記憶。一旦被打亂節奏,自我調整很慢。
▌傳統武術的困境
趙洪剛不是第一個在擂臺上失利的傳統武術習練者。
這些年來,我們看到太多所謂的“傳武大師”在實戰中露餡。有的只和自己徒弟打,一上臺就原形畢露;有的在表演時威風八面,真上了擂臺連三秒鐘都撐不住。



趙洪剛之前的一些訓練視頻,我也看過。打折扳手、掌力驚人……這些展示在網絡上很受歡迎,點贊轉發都不少。
但擂臺是殘酷的,它不看你的短視頻拍得有多好,只看你的實戰能力有多強。
數據顯示,趙洪剛三回合平均擊打力度為287公斤,而對手達到412公斤。這種力量差距在不允許閃避的規則下被無限放大。
失敗后,趙洪剛回應說顴骨有點骨裂,眼眶縫了5針。看著現場圖,確實很嚇人。
▌那一巴掌,扇出了什么
扇巴掌比賽,其實比現代格斗對人的傷害更大。拳擊可以防御,可以實時反擊,但打耳光比賽你必須無防護地挨上一掌。
2021年,一名波蘭選手在扇耳光比賽中,被對手一記耳光擊倒,因腦出血昏迷一個月后器官衰竭死亡。2023年,一名美國選手被一掌擊倒后出現腦干損傷的“擊劍姿勢”,醫學評估稱其可能永久無法康復。

趙洪剛敢去參加這種比賽,上場實戰,就比絕大部分傳武人士勇敢多了。
他不怕慘敗,不怕露餡,不怕流量反噬被罵,甚至不怕致命風險,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這種勇氣,值得尊重。
不是趙洪剛不行,是他身上的武藝在實戰中不行。不是趙洪剛練得不多,是他想在大賽上贏的話,必須放下成見,學習更科學、更系統的訓練方法。
▌傳統武術,該往何處去
傳統武術不是一無是處。
作為一種文化傳承,它有著獨特的表演價值。
我們在《功夫》電影里見證過那些隱姓埋名的絕世高手,在《一代宗師》里瞥見過為人處事的原則和背后的心氣支撐。
![]()
但如果我們非要把傳統武術吹噓成無敵的實戰技擊,那只會讓它成為一個笑話。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既然敢上臺,就得接受規則和結果。
趙洪剛作為通臂拳傳人,35歲敢于站出來在世界大賽上比賽,老老實實站著挨打,是真男人。他還有5場比賽要打,希望他能找到自己的比賽節奏,在后面的比賽中打出更好的表現。
當然,如果他選擇棄賽也能理解。畢竟,看著他在臺上挨的那幾巴掌,我心里也不好受。
▌最后想說
趙洪剛倒下的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小時候看武俠片時的激動心情。那時候總覺得,中國功夫是天下無敵的,飛檐走壁,隔山打牛,無所不能。
![]()
長大后才發現,那都是騙小孩的。
這次比賽,把最后那層遮羞布也扯下來了。趙洪剛用他的眉骨開裂和短暫昏迷,給我們上了一堂血淋淋的課:不是趙洪剛這個人不行,是傳統武術這套體系,在實戰中真的不行。

一個刻苦練功多年的傳武傳人,在規則簡單的扇耳光比賽中,連三回合都撐不下來。這還不夠說明問題嗎?
那些玄而又玄的“內力”,那些花里胡哨的“招式”,在科學的發力方式和系統的體能訓練面前,不堪一擊。
說白了,脫離了現代科學訓練方法的傳統武術,就是狗屎。
它或許可以作為文化表演保留下來,但非要吹噓成實戰技擊,就是自欺欺人。
趙洪剛是條漢子。他至少敢走上擂臺,用身體去驗證真假。比起那些躲在武館里、只敢跟徒弟過招的“大師”,他值得尊重。
但尊重他個人,不等于要尊重他那套已經落后于時代的技藝。
寫到這里,我看著趙洪剛倒地的那張照片,心里五味雜陳。一個愿意直面現實的武者,卻背負著一個脫離現實的武術體系。這是他的悲劇,也是整個傳統武術的悲劇。
這篇文章寫得有點激動,但都是實話。實話難聽,但有用。
畢竟,在這個充斥著謊言的時代,真話越來越珍貴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