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沙特舉辦的“世界扇耳光大賽”上,來自中國的通背拳高手——趙鴻剛,被哈薩克斯坦的阿曼塔耶夫掌摑KO,引發了公眾對于中國傳統武術的又一波熱烈討論——其中有人甚至稱:這是中國傳武的又一至暗時刻!
在比賽的第一回合,阿曼塔耶夫先行出掌,他一巴掌就令趙鴻剛眉骨出血。
趙鴻剛然后反擊時,對手先因躲閃犯規,趙鴻剛獲得補打機會,但這兩掌的效果都不太大。
第二回合,阿曼塔耶夫因掌摑趙鴻剛的同一部位,被警告并扣1分,但這次并未觸發補打機制。
而趙鴻剛的左眼已然腫了起來。趙鴻剛接著奮起反擊,令對手頭部微晃,但仍未造成實質性傷害。
第三回合,阿曼塔耶夫換了左手扇出去,趙鴻剛當場暈倒在地,阿曼塔耶夫KO對手獲勝。
首先,先不說什么雖敗猶榮吧,但就憑趙鴻剛敢于走上實戰的擂臺——且是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這兩點上,我們仍要對其表達真正的敬意:可以說,稱呼趙鴻剛為“中國勇士”,亦不算為過!
![]()
因為,在這一點上,其他一些所謂的“中國傳武大師”,卻大多是“嘴炮功夫大王”,而無任何實戰表現。這些“大師”卻是在吹得牛皮上天后,面對輿論的質疑時,從來不敢鉆出自我營造的安全地帶,來以實戰真正證明自己。
在這方面,像被人廣泛嘲笑的“太極雷雷”、“太極大師馬保國”等,大多是因為自我迷信到真以為武功了得,從而被動走上實戰的擂臺,卻落得個丟人現眼的地步——但仍不得不說,在敢于用實戰來檢驗上,這兩位還是值得人們高看一眼!
而此前,自謂通背拳高手的趙鴻剛,顯然是這些所謂傳武大師中,最值得稱道的一位——他敢于走出吹牛的舒適區:國內,開始走向國際比武的擂臺。
僅此一點,哪怕失敗了,哪怕牛皮破了,這樣的人仍算得上是真正的武者!
不過,不得不說,以宣揚通背拳成名的趙鴻剛,也同樣成了“傳武去魅化”過程中一大鮮活、典型的例證。
在這次真實驗證功夫前,趙鴻剛一如其他所謂傳武大師一樣,同樣做了長期和大量的夸大性宣傳——或者說,自我完成了一個自以為是、自我迷信、自我神化的“功夫神話”的過程。
像趙鴻剛過往的訓練視頻里,他聲稱其老師父打出的掌力極為驚人,可達300斤之重,即使戴有防護用品,連300斤的壯漢也都抗不住。
不久前,趙鴻剛在一則視頻里,還有直接把彎曲扳手給打直的表演。
![]()
但是,面對科學的檢驗與數據,結果又是怎樣呢?
這次比賽后的相關數據顯示:“趙鴻剛三回合平均擊打力度為287公斤,而對手達到412公斤,這種力量差距在不允許閃避的規則下被無限放大。”
趙鴻剛等通背拳宣傳者認為,他們要比所謂的“太極大師”真的能打——但事實上,僅止于這種力量性的表現上看,如果不能豐富訓練與比賽積累,其實,也仍然難與當代通行的力量對抗、搏擊比賽相抗衡。
畢竟,現代拳擊、搏擊、綜合格斗術,是在人類功夫積累的基礎上,幾乎綜合了所有可以窮盡的搏擊優點,經過科學提煉與科學訓練,達到了相關規則下的頂峰狀態。
而僅拿所謂中國傳武某種門派的功夫,就以為能打敗天下無敵手,那幾乎在現代搏擊界就是一個笑話了。
像拳擊界來自中國的世界級拳王——熊朝忠、鄒市明、徐燦等;還有世界綜合格斗界的中國王者張偉麗、李景亮、宋亞東等,他們不僅受到過中國武術的熏陶,也更是結合了世界搏擊的科學訓練與功夫糅合,才成就了他們立足于世界武林的成就。
![]()
但如果在這樣一個信息發達的互聯網時代,仍有所謂的“武術大師”們,像“太極女王”閆芳那樣,玩什么與徒弟表演的“一個打十個”;或者,像前期為博出名的“傳武大師”馬保國那樣,竟然狂吹在英國時,他曾打敗了自己找來表演的搏擊冠軍,更是吹得神乎其神的“我手掌心里,練出了太極肉球,那是太極的總開關”云云,則其真的上了擂臺,被業余武者三拳打趴下三次,也就是必然的結果了。
對于中國傳武的過度神秘化、魔力化的傾向,似乎也是我們的一大“傳統”了——像過往的中國話本小說里,特別說岳、楊家將這樣的評書中,曾是神話中國傳武的主要途徑與工具。
可到了人民已得到基本啟蒙的現、當代,為何仍有不少武者及粉絲們,還會被這種“傳武神功”的神秘化所洗腦呢?
其一,這跟新武俠小說的興盛密不可分。
神乎其神到幾乎算得上是神話小說的這類武俠小說,在金庸、梁羽生、古龍們的暢意文字助興下,也似乎讓中國傳武的神秘化,達到了歷史上的最新高峰,也造就了包括全世界各國在內的很多“中國傳武迷”,甚至是一些“傳武迷信者”。
比如,說到傳武的實戰性時,有一些傳武迷愛拿最為典型的代表人物——李小龍說事,但事實上,李小龍一生中,并未上過真正意義上的搏擊擂臺,并以此證明自己。
![]()
但這并不代表李小龍的功夫差,相反,其功夫仍得到包括武者在內的很多人認可與贊揚——但不明就里的人,或許并不了解,李小龍創設的“截拳道”,其實并非只有中國傳武的成分,而是包括了日本的空手道、巴西的柔術、西洋拳擊的東西,從而雜糅而成。
其二,中華民族在近、現代以降,受到了民族史上最為空前絕后的外敵的侵略和殖民,而通過號召和踐行“強身健體”達到民族自強的意識下,對于中國傳武的重視與期望也成了國人的一大“精神圖騰”,在這種理念與思維之下,也給中國傳武無形中包裹出更多的神秘化色彩。
這其中,不少人為中國傳武的厲害進行辯護時,多是言必稱“中國傳武是殺人技”云云——其實,全世界的搏擊術,也基本上都曾是“殺人技”。
但這種人類“殺人技”之武術的歷史上,其實都是一條越來越向著功夫器具化之路邁進:也就是說,武器越來越代替了蠻力與功法。
如果僅停留在對于蠻力與功法的迷信上,顯然,這樣的功夫是救不了中國的!
其三,如今的中國傳武界,更多意義上是服務于強身健體的用途,而所謂的傳武大師,其實本質上就是一個健身師而已!
在市場經濟無處不在的當下,傳武也就成了一大市場——所謂傳武大師的養成與塑造,也幾乎可以說,大都是為了開拓這一市場,并從中得到回報罷了。
![]()
而如果能塑造出一種不僅強身健體,還非常“能打”的宣傳效果,則就能吸引更多愿意為之付錢的消費者——所以,一些所謂“傳武大師”的名號、名頭就開始泛濫了。一言以蔽之,無非一個“錢”字而已矣!
所以,像閆芳與其徒弟們攜手表演得不亦樂乎時,還有馬保國在“耗子尾汁”后,現在卻成了走穴各地KTV的“搞笑大師”,人們大多已經明白了這些當代“傳武大師”的真正成色吧。
其實,傳武,就像我們的傳統文化一樣,其本身都有著“精華與糟粕”——如果說其中共有的糟粕,則類似于“傳武大師”最愛的“吹牛”,應該是其中的一個特質吧?特別是在自我包裝得無比神秘,以利于神話自身,并用于從中獲利上。
對于人或事,物質或思想等,我們有一些人似乎總愛過份地涂脂抹粉,玩著遠離實質與真相的神秘化包裝,過度拔高到不食人間煙火,以此迷惑或洗腦受眾,達到私利獲得的不可告人之目的!
傳武在當今時代里,已多次被打臉之后,慢慢就實現了去魅化——可是,又何止是傳武圈呢?我們在很多領域里,其實都需要完成真正的去魅化!
當然,相信隨著科學啟蒙時代的愈來愈深遠與深化,中國人只會不斷走向科學與文明,越來越遠離迷信和愚昧!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