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4日報道 (文/張熠檸)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10月30日一道命令,讓“安德魯王子”變成“安德魯·蒙巴頓·溫莎”。
根據國王命令,他的弟弟安德魯被剝奪此前所有王室頭銜(royal titles)和榮譽,不再是王子(a prince),也不能再享有殿下(His Royal Highness)的稱呼。此外,安德魯·蒙巴頓·溫莎還不得不搬出溫莎堡(Windsor Castle)附近的宅邸皇家小屋(Royal Lodge)。這相當于英國王室與丑聞纏身的安德魯劃清界限。
近年來,安德魯因與美國性犯罪者杰弗里·愛潑斯坦過從甚密并涉嫌性侵未成年少女,備受英國輿論爭議,此次被逐出王室讓素以“毒舌(sharp tongue)”著稱的英國小報盡顯嘲諷之能事:《每日鏡報》頭版在安德魯照片下只配了一個單詞 “終于(finally)”。
仍以英國君主作為國家元首的澳大利亞也沒有放過這一新聞。《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的報道不僅化用馬克·吐溫小說《王子與貧兒》(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為題“從王子到貧兒,安德魯引人注目的跌落(From prince to pauper: Andrew's remarkable fall)”,文內更是“金句”連連:“曾被稱為安德魯王子的王室人員徹底失寵(The fall from grace for the royal formerly known as Prince Andrew is complete)”,“余生只能仰賴國王的慈悲(reliant on the King's charity in his golden years)”。
美聯社注意到,英國王室成員被剝奪頭銜自1919年以來從未有過。但安德魯從“王室形象代言人(the poster boy of the royal family)”淪為“小報常客(tabloid fodder)”并不足以平息公眾不滿。多年來英國王室一直被反君主派指責“浪費稅收”“形象欠佳”等,現在更是有呼聲要求王室采取進一步行動加強監管。不僅受害者家屬直指安德魯“應該坐牢(he needs to be behind bars)”,反君主壓力團體“共和”組織(Republic)也透露,已邀請律師研究是否有足夠證據向安德魯提起私人起訴。
早在1215年,英國《大憲章》為限制君主權力就提出“無人可以凌駕于法律之上(no one is above the law)”。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何況已經不再是王子的“庶民”安德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