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今年10月,中國商務部一紙稀土出口管制新規,讓美國和歐盟的產業鏈集體踩了急剎車。31個國家跑到WTO告狀,還放話要加征關稅報復。
這些國家嘴上喊得厲害,可壓根拿不出像樣的替代方案。這次咱們的出手,怎么讓這些西方國家集體破防了?
![]()
西方產業鏈的命門
咱們先從數據聊起,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10月剛出的報告,全球92%的重稀土產量都由中國掌控。
而新能源汽車的電機,少了中國稀土根本轉不起來,就連F-35戰斗機的發動機,也得靠它們才能穩定運轉。再看歐美這邊,美國本土重稀土產量幾乎為零,歐盟27國更夸張,85%的稀土得從中國進口,甚至半導體制造離不開的釹鐵硼磁體,90%都來自中國。
![]()
10月12日,德國大眾緊急開會,新能源部門負責人直接交底,公司的鈥元素庫存頂多撐三個月,要是拿不到中國的出口許可,狼堡工廠的ID系列車型就得停產,2.3萬人的工作都要受影響。
才過兩天,美國雷神公司就發了預警,說因為缺鉺元素,“標準-6”防空導彈的交付得延后到18個月后,美國海軍沒辦法,只好砍掉2026年的訂單。
![]()
日本豐田也扛不住了,直接暫停愛知縣混合動力汽車生產線的改造,12億美元的投資先放一邊,理由是,現在壓根摸不清稀土供應還穩不穩定。就連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也確認,要給中國臺灣的EUV光刻機得延期,原因就是核心部件里的稀土永磁體,得重新找貨源。
說到底,中國這次的稀土管制,精準戳中了西方高科技產業的軟肋。過去他們總習慣在技術上卡別人脖子,如今輪到自己被掐住命門才發現,離了中國的稀土,很多高端產業根本轉不動。
![]()
31國的聯合施壓
企業慌得手忙腳亂,各國政府也坐不住了。10月15日,美國牽頭拽上日本、德國這些G7伙伴,再把歐盟27國湊進來,硬是攢夠31個國家,一股腦跑到WTO遞申訴。那份申訴文件字里行間都帶著沖勁,指責中國的稀土管制“違反貿易規則”,逼著60天內撤銷新規,不然就喊著要搞“貿易報復”。
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在丹麥的會議上放話,要找美國商務部長碰頭,開個G7視頻會議把對策統一下來。美國那邊來得更干脆,一張嘴就說要對中國商品加征100%關稅,還撂下話要限制中國企業進美國市場,聽著挺唬人。
![]()
我看,真要動起來,31國內部先亂了套。法國、瑞典一邊跟著美國喊口號,一邊偷偷派代表團往中國跑,想談合作。德國汽車產業死死綁在稀土上,半點兒不敢跟著硬剛。而波蘭經濟部副部長對著媒體直倒苦水,說“特別擔憂”,話鋒剛轉就承認“歐洲想擺脫這依賴,根本沒那么容易”。
這種分歧底下,西方國家嘴上喊著“聯合對抗”,心里頭卻各打各的小算盤。美國琢磨著重新攥住產業鏈主導權,歐盟怕的是制造業斷供停產,日本一門心思惦記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利益壓根擰不到一塊兒,所謂的“聯合施壓”,看著就像演給國內民眾看的。
![]()
還有道繞不開的技術坎,全球92%的稀土冶煉分離產能都攥在中國手里。就算他們能從剛果、烏克蘭挖到原礦,沒了中國的提純技術,那些礦石不過是堆沒用的石頭。
美國MPMaterials公司的磁體廠,良品率才72%,比中國企業低了20個百分點,生產成本還高出去23%。這種技術代差,想在短期內補上,門兒都沒有。
![]()
中國的底氣
這次稀土管制能讓西方這么被動,根本不是光有資源,而是中國攥著從開采到應用的完整產業鏈。
先說開采環節,中國稀土儲量占全球37%,但產量足足占了69%。這背后是幾十年攢下的技術硬功夫,6N級的稀土分離技術,能大規模商用的,全球就中國一家。再看美國,還在用第二代溶劑萃取法,成本比中國高了40%,純度還達不到高端制造的要求。
![]()
再看循環利用,中國搞的“城市礦山”戰略可不是空話,2024年光回收的稀土就有1.2萬噸,相當于一座中型礦山的年產量。把廢舊電子產品、報廢汽車里的稀土提取出來再用,這技術西方國家還停在實驗室里摸索,中國早把完整產業鏈搭起來了。
最為關鍵的是,中國牽頭修訂了IEC國際稀土標準,直接把自己的技術規范寫進了強制認證體系。這意味著,就算其他國家挖出了稀土礦,想進國際市場,也得照著中國定的標準來。
![]()
還有10月9日新規里的狠招,把管控范圍延伸到了境外,只要是含有中國成分的稀土相關物項,都得申請許可,這一下就堵死了第三方轉口的路子。
美國MPMaterials公司從巴基斯坦進口的稀土礦石,就因為沾了中國技術,加工廠立馬停了工。這招有點像美國當初卡中國半導體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現在咱們也是“學以致用”了。
![]()
這場博弈的本質
稀土這事說透了就是,新興國家和老霸權在搶產業鏈的制高點。過去幾十年,西方國家早習慣了自己定規矩、攥著技術、賺大頭錢。臟活累活、沒多少利潤的環節,全丟給發展中國家,中國的稀土產業得以發展也是因此。
江西贛州產重稀土,以前挖得沒章法,污染特別嚴重。現在要修復環境,花的錢比當年挖礦賺的還多。我們把環境豁出去了,換來的卻是低價把稀土賣出去。結果呢?西方國家拿這些稀土做成高端產品,又高價賣給我們,這買賣太虧了,這種不公平的分工早該變了。
![]()
商務部也說了,稀土出口管制,是為了保國家安全,也是履行防擴散的國際義務。這在國際上很常見,美國、歐盟早就搞了套嚴嚴實實的出口管制體系。憑什么他們能做,我們就不行?
西方國家慌了,說到底是受不了中國在關鍵領域能說話算數了。他們還想接著當“規則老板”,讓中國繼續干“體力活”,給點小錢就打發了。可現在中國不樂意只待在產業鏈低端,要往能賺更多錢的環節走。這一轉型,肯定碰了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好處,他們自然要跳出來反對。
![]()
但中國這次態度很明確,想談合作,門一直開著;想靠施壓、訛人讓我們讓步,沒門。中國駐美大使也說得明白,我們做好了跟美國打貿易戰的準備,但談判的門不會關。這話既有底氣,也留了余地。
接下來幾年,西方國家就兩條路選。要么接受中國在稀土這些關鍵領域定的規則,坐下來好好談,搞穩定的供應鏈合作。要么還搞“脫鉤斷鏈”,那產業鏈波動的苦果,只能自己吞。
![]()
選擇權在他們手里,但時間不站他們那邊。中國的技術優勢還在變大,2026年無重稀土磁體就要量產了。到那時候,西方國家手里還有什么籌碼跟我們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