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嘉回歸才一天,熱搜就吵翻了!“錢再多有何意義”的質疑聲比掌聲還大,這戲看得人心里發緊。
10月28號芒果招商大會,他跟何炅、汪涵抱在一塊兒,哽咽著說“我是維嘉,我回來了”。臺下閃光燈咔咔響,屏幕這邊評論區已經炸開鍋。
![]()
其實兩周前他就悄悄鋪墊了。10月16號《再見愛人5》當主持,數據倒是給面子——24小時話題閱讀量破1.2億,討論超28萬條,收視率0.89%,比上一季同期漲了0.15個點。
可觀眾買賬嗎?未必。有人刷“情懷殺”,更多人盯著四年前那筆賬:代言的奶茶品牌老板卷款跑路,加盟商堵門維權,他那會兒被罵“割韭菜”,轉頭就淡出公眾視線。
爭議沒解決,回來也懸。
![]()
他這一路走得挺擰巴。長沙伢子,高中就進演講隊,跟何炅、龍丹妮都是老熟人。1999年還是廣院學生,就去《快樂大本營》跑外景,不算頂流但活兒扎實,臺本細節、接包袱、控節奏,手捏得死死的。
![]()
2017年是個坎。鏡頭里突然瘦得脫了相,錄節目時突然抹眼淚,觀眾擔心他狀態,他也沒解釋。2021年《快本》一停播,事業直接踩剎車,代言風波又火上澆油,合約到期就徹底消失了。
再露面是2023年5月,綜藝里更瘦了,表情繃得像塊板,被扒出有“潔癖”——碰過的東西必須消毒,跟嘉賓保持半米距離。彈幕全在刷“他是不是還沒走出來”,比起復工,大家更操心他還能不能扛住壓力。
![]()
今年他在節目里說“外面不好過,回來像回家”,長沙話里帶著點顫。這話聽著心酸,可觀眾要的不是賣慘。
平臺這會兒拉他回來,說白了就是新人頂不上。2024年湖南衛視黃金檔,非固定主持的節目收視平均跌17.3%;對比2018年,一線衛視主持人平均年齡從38歲飆到45歲,老的退不了,新的接不住。
![]()
熟臉就是底氣。廣告商認,觀眾也認個眼熟。可這招能撐多久?
韓國MBC早玩主持人輪換制了,歌手演員輪番上,新鮮感足。咱們這邊偏保守,總覺得“老人靠譜”。楊瀾說得實在:“AI能念稿子,但嘉賓哭了、話題偏了,還得活人救場。”
但靠譜的前提是干凈。代言那事兒,加盟商血本無歸,他一句“合約結束”就想撇清?觀眾可沒那么好糊弄。現在回來,得把話說透:當時知不知道風險?有沒有盡到審核義務?光靠臺上抹眼淚可不行。
他自己也得穩住。之前節目里說“很想回來”,渴望是真的,但不能急。錢能租舞臺,租不來觀眾的信任。
觀眾要的不是道歉,是踏實。
這回歸更像場考試。對他來說,得證明自己還能控場、接梗,情緒別再失控;對平臺來說,得把好審核關,別再讓代言雷爆在主持人身上。
何炅汪涵那擁抱,是給面子也是提醒:回來不是開同學會,得拿真本事說話。
平臺也難,新人頂不上。
真正能讓他站穩的,是每期節目里的反應速度、分寸感,是把“李維嘉”這三個字重新跟“專業”綁在一起。
所謂“回家”,不是回到過去的位置,是找到繼續往前走的樣子。
他回來了,這話得讓每天的節目內容替他說。
聲明:本文中信息來源于網絡,不保證完全正確無誤,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