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賈樂哈斯·木合亞提,編輯:寇童童)時光流轉,不負此間年華。兩年前,我作為一名選調生,來到和布克賽爾縣夏孜蓋鄉科克莫頓尼布呼村,自此將雙腳扎進泥土,把成長寫進田埂。從陌生到熟悉,從學習到融入,我始終懷著敬畏之心、責任之感,腳踏實地,沉下身、靜下心,在每一個尋常日子里積累,在每一件具體實事中擔當,在這片質樸而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我努力讀懂村情民意,在實踐中思考,在磨礪中成長。
![]()
當好黨的政策“先學者”:沐政策春風 耕文化沃土。
我始終將政治學習擺在首位,堅持學干結合。通過每月1次主題黨日、每季度1次村民大會,組織全村27名黨員深入學習黨的理論。我們不僅學習,更注重轉化,曾集中研討產業發展政策3次,最終推動50畝閑置林地規劃為特色種植項目,將學習成果切實轉化為振興鄉村的實踐動力。在文化振興方面,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平臺,創新“文化點單”模式。已成功舉辦“紅歌傳唱”培訓16場、“健康科普”講座7場,累計參與超800余人次。看到村民從最初寥寥幾人到如今場均超100余人主動參與,我深感這些活動為培育文明鄉風注入了實實在在的活力。 同時,我積極當好政策理論的“解讀者”。我們每半年開展“法律明白人”培訓,已培養骨干12人;每月組織防詐騙宣傳,發放手冊并實現常住村民全覆蓋,成功守護了村民“錢袋子”,年內勸阻潛在詐騙2起,避免損失數萬元,看到鄉親們法律與健康意識不斷提升,我更加堅定了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信念。
當好鄉村建設“多面手”:守為民初心 擔振興使命。
在基層實踐中,我努力當好村“兩委”干部的“得力助手”,在多個角色中服務鄉村、鍛煉自我。作為黨建“講解員”,我參與打造了科克莫頓尼布呼村黨建引領示范點,精心設計5塊主題展牌,系統呈現村情村貌、支部發展、信用體系與資源規劃。每當村民駐足交流、共話發展,我倍感欣慰,這里不僅是成果的展示,更是凝聚人心的平臺。面對極端天氣,我迅速切換為險情“巡邏員”。記得去年暴雨如注,我與村干部沿河巡查、設置警示、堆放沙袋,日夜堅守防汛一線,全力守護村民安全,這份經歷讓我更深理解了基層工作的重量。同時,作為村務“協助員”,我從規范文書入手,指導村干部完善會議記錄、熟練使用WPS辦公系統,一步步帶他們掌握Excel等辦公軟件,推動村務管理走向透明高效。一路走來,我在服務中成長,在瑣碎中收獲,也更加堅定了扎根基層、貢獻力量的初心。
![]()
服務群眾“貼心人”:聽民聲解民憂 辦實事暖民心。
作為一名基層“干事小將”,我積極投身鄉村治理,在多重角色中不斷歷練成長。在組織志愿服務中,我探索“美德+信用”體系,通過積分兌換生活物品,把“分值”轉換為“價值”,激發村民參與環境整治、安全宣傳等活動的熱情。過程中雖遇參與度不高、積分分配難等問題,但通過多方溝通和學習借鑒,逐步破解,既讓群眾得實惠,也提升了村莊治理水平。同時,我堅持帶頭參與“清潔家園”行動,今年來累計發動網格員、志愿者45人次,清理死角、整治亂堆亂放,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寒冬里邵奶奶仍堅持掃雪的身影,更讓我堅信:干凈的環境,是大家共同的期盼。我還主動當好物資發放的“聯絡員”。今年五月,我們村發放800多只蘆花雞苗,助力群眾發展庭院經濟。一邊幫村民清點,一邊傾聽他們的計劃與牽掛,在走訪中聚焦急難愁盼,回應真實訴求。如今走村入戶,村民們都愿和我聊家常、說困難。只有真正走進群眾心里,工作才能做到點子上,這段經歷,讓我深切體會到扎根基層的價值與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