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座談和文藝演出等形式為老區聲樂教育賦能,以文化為紐帶深化粵黔協作內涵,生動詮釋“粵黔情、山海韻”的時代主題。正是她踐行文藝為民宗旨、傳遞粵黔協作情誼的生動體現。“東西部協作不是簡單的‘輸血’,而是要通過文化交流搭建‘連心橋’,讓兩地藝術養分相互滋養,共同生長。”在鳳岡縣第一小學的聲樂講座現場,郭春梅說道。
![]()
當她現場演繹《我和我的祖國》時,醇厚甜美的嗓音與鳳岡的紅色底蘊相得益彰,臺下師生們紛紛跟著哼唱,掌聲與歌聲交織成動人的旋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互動環節,她主動邀請基層音樂老師上臺,逐一糾正她們的發聲方法,指導老師們如何科學地演唱和表演。
“郭老師的指導太實用了!我一直努力從美聲唱法轉到民族唱法,很多年總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經過郭老師的指導,現在終于解決了。”鳳岡縣第三中學的音樂教師冉老師激動地說。除了現場指導音樂教師之外,郭春梅教授還在現場指導了縣第一小學合唱團。她用“像吹蠟燭一樣輕輕呼氣”“像說悄悄話一樣找到共鳴”等生動比喻,幫助孩子們理解抽象的聲樂概念。當天下午,郭春梅來到鳳岡縣進化中學,為師生們帶來一場講座。三百余名師生齊聚禮堂,現場座無虛席。當她講起在海拔4448米的乃堆拉山口,為零下20攝氏度寒風中執勤的年輕戰士獻唱《望星空》的經歷時,眼中泛起了淚光:“那位小戰士凍裂的手掌緊貼著槍柄,卻在歌聲中漸漸攥出了溫度。”這段深情的講述深深打動了全場師生,許多人不禁潸然淚下。
![]()
在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第三中學,郭春梅的講座座無虛席,全縣百余位音樂教師與藝術考生齊聚一堂。郭春梅以《在藝考中提升我的能力》為題,結合自身從山東藝術學院到總政軍樂團的成長經歷,勉勵青年學子“既要腳踏實地練本領,也要心懷家國唱時代”。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