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34歲女數學家兩天連奪兩項國際大獎,塞勒姆獎與ICCM金獎收入囊中!”
10月底,光明網等官媒的報道在學術圈炸開了鍋。
拿下這兩個獎項的王虹,再次刷新了人們對“天才”的認知。
更讓人熱議的是,她回北大講課時臺下第一排坐著的,正是被網友稱為“韋神”的數學天才韋東奕!
![]()
連斬兩座大獎
這場讓整個學界津津樂道的講座,發生在今年6月的北大智華樓。
剛公布破解百年難題“掛谷猜想”不久的王虹回到母校,消息一出,能容納三百人的階梯教室早早就坐滿了人。
有提前兩小時來占座的本科生,有帶著課題來取經的博士生,還有不少從其他高校趕來的老師。
開講前五分鐘,門口傳來一陣輕微的騷動,韋東奕拎著標志性的礦泉水瓶走了進來,徑直坐在了第一排正中間的位置。
王虹站在講臺上,穿著素色襯衫,語速平穩地拆解著“掛谷猜想”的證明邏輯。
![]()
這個由日本數學家1917年提出的難題,核心是“能否找到體積任意小的集合,讓單位線段在其中任意旋轉”,百年來難倒了無數頂尖學者。
她講到獨創的“尺度歸納法”時,特意放慢語速,用黑板上的示意圖演示如何從投影理論突破。
這時韋東奕忽然前傾身體,筆尖在紙上快速劃過,似乎捕捉到了關鍵思路。
講座后的交流環節更顯精彩。
有學生提出關于“結構定理”的疑問,王虹剛開口解答,韋東奕就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手里舉著寫滿公式的筆記本,輕聲補充了另一種推導路徑。
![]()
兩人一問一答間,原本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清晰起來,周圍的學生都屏住呼吸認真聽著,連插話的機會都沒有。
直到走廊里響起閉樓的提示音,兩人才意猶未盡地停下。
能讓“韋神”專注傾聽的王虹,其成長之路藏著太多不為人知的堅持。
1991年出生在廣西桂林沙子鎮的她,父母都是普通中學老師。
五歲跟著父母學完了一年級課程,直接跳級讀二年級,六年級又再次跳級升入初中。
![]()
2007年,16歲的她以653分的高分考入北大地球與空間物理系,可骨子里對數學的癡迷讓她做出了大膽決定—轉到高手如云的數學系。
身邊人都覺得她瘋了,畢竟跨專業從頭學起難度極大,但她憑著一股韌勁,硬生生跟上了進度。
011年從北大畢業后,王虹前往法國巴黎綜合理工學院深造,可這段日子卻成了她的“迷茫期”。
“當時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甚至停了半年數學去學建筑。”
后來她在采訪中坦言,沒有數學基礎的建筑學習寸步難行,這才醒悟北大打下的數學功底才是自己的底氣,重新回到了數學領域。
![]()
2014年拿到巴黎薩克雷大學碩士學位后,她又赴MIT攻讀博士,師從著名數學家LarryGuth,2019年博士畢業后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一步步朝著學術高峰攀登。
真正讓王虹在國際數學界嶄露頭角的,是今年2月發表的那篇127頁論文。
她與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書亞·扎爾合作,成功證明了三維掛谷猜想,用獨創的方法終結了這個百年難題。
消息傳來時,學界一片驚嘆,要知道此前無數學者在這個問題上折戟沉沙。
更厲害的是,她還在傅里葉限制猜想、Falconer距離集猜想等多個世紀難題上取得突破,僅今年就有兩篇論文發表在數學四大期刊上。
![]()
2023年,32歲的她成為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IHES)成立70多年來首位女性終身教授,而該機構此前13位終身教授里有8位拿過菲爾茲獎,這份榮譽的含金量不言而喻。
此次連奪兩項大獎,更是讓王虹的學術地位再上一層樓。
10月27日ICCM數學獎金獎公布,她與另外兩位北大校友鄧煜、袁新意共同獲獎,評審委員會里的菲爾茲獎得主森重文等頂尖學者,對她“在調和分析和幾何測度論中的突破性貢獻”贊不絕口。
塞勒姆獎名單揭曉,她與VesselinDimitrov一同獲獎,陶哲軒第一時間發文祝賀,要知道陶哲軒本人就是2000年獲塞勒姆獎后,2006年摘得菲爾茲獎。
![]()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王虹已經成為最有希望沖擊菲爾茲獎的中國青年數學家之一。
面對這樣的成就,王虹卻始終保持低調。
回北大講課時,她特意提到自己也曾懷疑過自己,“沒有人生來就是天才,我只是比別人多堅持了一點”。
而韋東奕坐在臺下認真聽講的樣子,更成了學術圈的一段佳話。
![]()
要知道韋東奕也是公認的數學天才,高一高二連續兩年拿國際奧數滿分金牌,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包攬四項金獎,他的“韋方法”還被寫進教材。
可即便如此,面對同行的精彩成果,他依然以最謙遜的姿態認真學習,這種態度與王虹的鉆研精神同樣動人。
官媒的報道里,沒有渲染“讓韋神沉默”的對抗感,反而強調了兩位天才的互相欣賞。
其實“沉默”從來不是黯然失色,而是頂尖學者面對真知時的敬畏與專注,是看到同行突破時的由衷敬佩。
![]()
結語
學術研究沒有捷徑可走,唯有腳踏實地深耕,唯有保持虛心才能不斷前行。
他們用行動證明,真正的學術高地從來不是孤軍奮戰的戰場,而是互相學習、共同攀登的階梯。
在這個需要創新與突破的時代,這樣的學術態度遠比獎項本身更有力量。
因為真正的強大,從來都是既能攀登高峰,也能低頭向學。
既能突破自我,也能欣賞同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