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嗒、咔嗒……”位于四平市的吉林省百隆工藝品有限公司車間內,刻刀雕琢聲不絕于耳。工匠們指尖翻飛,不一會兒,綴著薩滿圖騰的木雕鑰匙扣漸成雛形。這些非遺手作,突破認證與通關壁壘,在海關的“靶向服務”護航下,銷往全球20多個國家。
![]()
四平海關現場關員赴企業一線,圍繞RCEP等自貿協定項下原產地規則的合理運用,為企業人員開展細致講解。
隨著木雕順利“出海”,我省外貿今年以來的“成長密碼”愈發清晰:長春海關以創新與務實服務,為吉林進出口貿易按下“加速鍵”,推動著全省外貿發展圖景持續鋪展。
離境退稅“煥新”
激活旅游消費新動能
![]()
琿春海關現場關員在琿春口岸高效操作,順利辦結吉林省首票境外旅客離境退稅業務。
9月1日,吉林省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正式落地。作為政策落地的關鍵力量,長春海關已完成全鏈條籌備工作,用“高效驗核、便捷退稅”的服務,為境外旅客打造順暢通關體驗。
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的核心,是對境外旅客在境內退稅商店購買并隨身攜運出境的個人物品,按規定退還其所含增值稅。這項政策不僅能直接提升吉林旅游的國際競爭力,更將帶動餐飲、住宿、交通等關聯產業消費增長,為吉林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新支撐。
在離境退稅流程中,海關驗核是關鍵環節。境外旅客離境時,需向海關驗核點提交退稅物品、購物發票、退稅申請單及個人有效證件,經確認后方可辦理后續退稅。
為確保流程順暢,長春海關自今年5月起便啟動多維度準備,針對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延吉朝陽川國際機場、琿春口岸3個首批試點口岸,通過多輪調研確定驗核點選址與設備配置,實現驗核與通關流程無縫銜接;組織業務骨干開展專題培訓,明確驗核要求與監管要點,并通過全流程模擬測試提升實操能力;在各口岸設置“離境退稅專用通道”,配備中英、中俄雙語指引標識,清晰標注辦理地點、材料及流程,同時建立動態人員調配機制,保障旅客高效辦理。
“我們會持續優化驗核服務,讓政策紅利真正成為吸引境外旅客的‘磁吸力’。”長春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進一步發揮職能優勢,助力吉林構建全域旅游格局,提升國際化消費環境,讓更多境外旅客感受吉林的魅力。
檢驗檢疫“提速”
智慧簽證打通貿易堵點
![]()
長春海關所屬長春興隆海關關員在監管現場高效完成TIR進口貨物查驗工作。
日前,長春興隆海關完成東北地區首票系統自動審簽的《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電子簽發——一批經TIR運輸進口的俄羅斯冷凍豬肉,在海關放行后,企業即刻收到帶二維碼的電子版證明,掃描即可查看貨物全部信息,標志著該批豬肉可快速進入國內市場流通。這一突破,讓吉林進口貨物檢驗檢疫進入“秒簽”時代。
《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是進口貨物國內流通的“通行證”。此前,這類證明需人工流轉單據、紙質打印蓋章,企業還需到現場領取,耗時較長。尤其對冷凍豬肉、水產品等冷鏈貨物而言,時間直接影響貨物新鮮度與企業成本。
今年以來,長春海關響應海關總署智慧海關建設部署,參與簽證作業自動化試點,集成“智能校驗、自動流轉、自動簽章”功能,將原來人工操作的證書擬制、復核、打印等5步流程,簡化為系統自動完成的一步操作,實現“即放即簽”。目前,該舉措已覆蓋進口肉類、水產品、乳品、預包裝食品、化妝品等重點品類,惠及眾多企業。
“冷鏈貨物最看重周轉時效,以前領證明要跑現場、寄快遞,現在手機上就能收到電子證明,一鍵轉發貨主,比原來快好幾天!”長春興隆陸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陳書源說。
長春興隆海關副關長金明哲介紹,自電子證明推行以來,平均每天簽發20余份,為企業每批貨物節省通關時間超72小時。未來,海關還將擴大智能簽證覆蓋范圍,讓“數據跑路”替代“企業跑腿”,持續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
非遺木雕“出海”
靶向服務破解國際壁壘
10月20日至23日,吉林省百隆工藝品有限公司在香港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參加香港國際禮品家居用品展。
從貨物通關效率提升到特色產業精準幫扶,海關服務不斷向下延伸,為吉林非遺木雕出口破除壁壘,推動“非遺+外貿”融合之路愈發通暢。今年上半年,四平海關監管木雕產品出口金額同比增長21.3%。
“以前,國際認證和環保標準是我們的‘攔路虎’——FSC森林體系認證資料堆半米高,出口計劃曾擱置3個月。”企業負責人指著墻上的國際認證證書感慨。
針對木雕企業“認證難”痛點,四平海關建立“一企一策”幫扶檔案,組建專班指導企業完善原材料溯源體系、規范生產流程,逐項攻克FSC森林認證、歐盟CE認證等10余項國際認證難關。
“從木材進口合規核查到生產環保監測,海關全程‘陪跑’,幫我們把住質量關。”企業質量負責人說。海關還實時跟蹤德國、法國等11個主要出口國檢疫政策,全年推送30余條風險預警,幫助企業調整工藝應對歐盟環保新規。
通關效率的提升,更讓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四平海關推出“5+N”通關提速工程,優化申報、檢疫、出證等5個核心流程,配套“預約查驗”“隨到隨檢”等N項措施,將木雕產品通關時間壓縮40%。同時,海關通過“關企直通車”推送原產地優惠政策,指導企業用足RCEP紅利。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四平木雕企業累計享受關稅減免40余萬元。
此外,海關還推動企業完善5項質量管理制度,助力2家企業提升信用等級,平均查驗時長較信用等級較低企業縮短20%。
TIR運輸“領跑”
第四通道拓寬開放空間
伴隨著卡車轟鳴聲,3輛懸掛“TIR”標識的大型卡車駛入長春興隆綜保區,車廂內的俄羅斯冷凍豬肉即將投放國內市場。據中國道路運輸協會通報,截至7月底,吉林省TIR國際公路運輸已完成45批進口貨物運輸,貨量超1000噸,位居全國第一。
TIR是依據聯合國《國際公路運輸公約》的跨境運輸模式,實現“門到門、點對點”運輸,被稱為海運、空運、班列之外的“第四物流通道”,目前可在77個國家享受“一次申報、一證到底、一車直達”便利。
“這批冷凍豬肉從俄羅斯別爾格羅德啟運,8天就到長春,比海運省15—20天!”長春興隆陸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陳書源介紹,TIR運輸全程不換車、不倒裝,物流時間短、成本低,加上海關的優質服務,成為企業的優選。“海關主動送政策上門,隨時解答疑問,節假日也能及時查驗放行,這是我們選擇在長春通關的重要原因。”
為保障TIR高效通行,長春海關打出“組合拳”——與口岸海關建立聯動機制,確保申報、簽注、放行環節順暢;實施7×24小時預約查驗,降低冷鏈運輸成本;用北斗衛星定位跟蹤車輛行程,提前核對申報信息;引導企業采用“提前申報、運抵驗放”模式,實現“隨到隨檢、隨檢隨放”。
長春海關的創新實踐,正讓吉林外貿在消費、貿易、文化、物流等領域多點突破。未來,隨著更多精準服務落地,吉林將在對外開放的道路上持續加速,書寫更多外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作者:曲鏡潯
責編:秦楚越
編審:裴晶瑩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