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凄涼的秋風抽打著將熄的燈燭,諸葛亮疲憊的身子靠在矮榻上,昔日里能謀劃天下風云的手指此刻卻虛弱無力。
![]()
他從隨身舊布囊里摸出一枚磨得光亮的黑棋——是他日常解悶用具上扯下的散子,塞進諸葛瞻的小手里。
“記住,”他的聲音似游絲,卻沉重如鐵,“若蜀漢有朝一日……亡了……”他掙扎著力氣,“……帶著它,去找司馬懿。”
諸葛瞻年幼懵懂的眼睛里映著父親衰頹卻精光未滅的臉龐,只覺這硬硬的小棋子硌著掌心,也刻進了心里。父親咳嗆漸重,再也說不出更多。
整整二十年后,蜀漢山河,傾覆于風雪交加的綿竹城下。
冰冷的刀刃飲著蜀軍熱血,血色蔓延融化了地上的寒雪。
諸葛瞻握著那枚早已浸染了手掌汗?jié)n與歲月氣息、漆面略略斑駁的黑棋在散亂人群中奔命。
父親那句臨終囑托像一根沉甸甸的木頭,支撐著他最后的氣力——去找司馬懿?
去找那個與父親斗了一生、幾度把父親拖入死局、連他父親都恨之入骨的司馬懿?這是怎樣一番叫人肝膽碎裂的指令!
![]()
他一路倉皇如驚弓之鳥,踏過斷壁殘垣,繞過追兵與荒蕪的城郭田地,終于抵達魏都洛陽。
巍峨的司馬府外戒備森嚴,府門森嚴如鐵閘,他衣衫襤褸形容枯槁如乞兒,只舉著那枚棋子,嘶啞著喉嚨,反復喊著求見司馬懿的名字。
家丁惡狠狠圍過來,推搡驅(qū)趕:“何方刁民?
再不走,把你剁了喂狗!”刀刃閃著寒光逼至眼前,四周寒風嗚嗚嗚地掠過空闊的石階,像天地間響起的哀號。
![]()
刀刃眼看落下,刺骨的寒意貼上脖頸。
忽然,門內(nèi)一個低沉穩(wěn)重的腳步逼近。“慢著!”
厚重的朱門被推開一半,一位身著錦袍、眼神銳利的中年人在眾多侍衛(wèi)簇擁下立于門內(nèi)陰影之間。
正是權傾朝野的司馬懿長子,當朝權臣——司馬昭。
冰冷的目光從高處投下,掃過諸葛瞻狼狽的面容。
當司馬昭的目光最終落在他手中托舉出的那枚小小黑棋上時,他那原本如堅冰般冷漠的眼神里,第一次出現(xiàn)了明顯的裂痕與觸動。
他不發(fā)一言,朝隨從微微擺頭示意。有伶俐家丁匆忙跑回,片刻后匆匆捧來一個舊木棋盤。
司馬昭接過棋盤,在凜冽的風中凝視著它右上那個空空如也的缺口——再回頭看看諸葛瞻掌中那枚色澤溫潤、漆皮磨損之處恰好能嚴絲合縫嵌入這缺口的棋子……
![]()
司馬昭目光一凝,眼中寒霜忽而化開了一縷難言的暖意,甚至隱隱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敬重。
他轉(zhuǎn)向諸葛瞻,開口語氣竟帶著少有的溫和:
“孔明先生……走這一局棋,竟然用了整整二十年!”司馬昭的聲音低沉里裹著深深的慨嘆,“他是棋手,也是棋子……竟連我司馬一族三代人,都不得不成了他局中人,翻他的底牌!”
那枚棋子,是諸葛亮用生命落下的最后一步,亦是他親手遞交給對手的后世請柬。此局無關疆場,卻以命運為盤,存亡作注。
那枚小小的黑棋,是諸葛丞相用最后的生命,從風雨飄搖的時光深處遞出的一縷堅韌不死的魂魄。
它竟將死敵也卷入其中成為接棋者,以另一種曲折回環(huán),守住了他嘔心瀝血卻最終傾頹的家國燈火。
![]()
江山飄搖,英雄遲暮。
縱有萬丈豪情,亦不得不伏低求助于宿敵之門。
那枚磨舊的棋子,像一枚沉入歷史深海的封印,封住了諸葛瞻少年時五丈原滿目悲風,封住了綿竹城血色彌漫。
當世人的目光都為疆場鼓角所吸引時,棋盤上的方寸攻守終成決定天下興衰的秘鑰。
司馬昭慨然長嘆,他與其父一生都在與諸葛孔明博弈廝殺,孰料盡頭處對方以山河為注,只留一枚黑棋,竟是要司馬家族親手收拾昔日對峙之后的殘局?
聲明:配圖技術生成,僅供敘事需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