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越南交通領域迎來一個可能改變無數人出行方式的重大動向!胡志明市建設廳正式向越南登記局提出建議,要求補充和完善將燃油摩托車改裝為電動摩托車的技術規定與標準。這一舉動旨在為蓬勃發展的“油改電”需求建立一個清晰、合法的“高速公路”,標志著官方層面正積極推動草根階層的綠色交通轉型。
該提議是在建設廳與一家專門研發汽油車電動發動機轉換系統的單位進行工作會談后發出的。雙方一致認為,這是一種創新的解決方案,能夠在綠色能源轉型過程中,有效盤活現有的龐大存量燃油摩托車,為民眾節省購買全新電動車的巨額成本,可謂是一舉多得。
然而,一個巨大的現實困境擺在面前:目前,在越南對摩托車進行“油改電”缺乏具體的法規依據。這使得任何相關的測試、評估和商業化推廣活動都處于“灰色地帶”,無法名正言順地大規模展開。
胡志明市建設廳清醒地認識到,雖然“油改電”的方向完全符合國家減排降碳的宏觀目標,但若無明確的法規保駕護航,不僅產業發展受阻,更可能埋下技術安全、環境安全的隱患。因此,建設廳強烈建議,登記局在研究修訂相關配套法規時,必須將針對電動發動機改裝、更換活動的具體技術標準和管理規范納入其中。一個完善的法律框架,將是釋放社會創新活力、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石。
![]()
胡志明市共和路上的數千輛摩托車
這一政策的緊迫性,源于越南堪稱“摩托車王國”的驚人基數。統計數據顯示,全國擁有超過7400萬輛摩托車,且絕大多數是燃油車。聚焦到胡志明市,情況更為突出:管理的近1270萬輛交通工具中,摩托車超過1100萬輛,其中約85%每天都在道路上穿梭,是城市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巨大的存量市場,意味著“一刀切”的淘汰更新策略社會成本極高,而“油改電”則提供了一條更具經濟性的平滑過渡路徑。這一提議也與胡志明市的減排藍圖緊密契合。
根據該市的車輛排放控制方案,到2026年,將在市中心、芹耶縣和昆侖島試點設立低排放區,限制不達標的老舊汽柴油車進入。政策初期雖主要針對營運車輛和商用汽車,但市政府已規劃為網約車司機群體轉換約40萬輛汽油摩托車為電動車。建設廳的此次提議,無疑是為這項大規模計劃提前掃清法律障礙。
從全球視野看,交通領域的電動化轉型是不可逆轉的潮流。胡志明市建設廳的這一步,展現了管理者面對現實問題、務實推動變革的思路。它不僅僅是關于技術和標準,更關乎如何以最小的社會成本,調動最廣泛的社會力量,共同邁向綠色未來。
對于越南全國7400萬摩托車主而言,這或許是一個福音,他們未來的出行方式可能因此多了一個更經濟、更環保的選擇;對于整個產業鏈上的企業,這更是一個明確的政策信號,一個巨大的市場即將在規范的軌道上加速啟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