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郵】濱湖生態長廊項目進入完工倒計時,綠色轉型標志性工程即將交付
![]()
【新華社揚州電】2025年11月,作為江蘇省重點生態建設項目之一的“濱湖移步易景生態長廊”工程進入最終收尾階段,計劃于本月下旬全面完工。該項目自開工以來,始終堅持綠色發展導向,是“十五五”規劃框架下落實“美麗中國”建設任務的標志性工程之一。
一、項目背景:立足濱湖生態,打造綠色典范
高郵市地處里下河水網核心區域,湖蕩密布、水系縱橫。過去由于過度開發和生態功能弱化,濱湖地帶面臨濕地退化、水體污染等突出問題。為貫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部署,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2023年,高郵市正式啟動“濱湖移步易景生態長廊”建設項目,并被納入國家綠色發展專項支持計劃。
項目總投資超過1.8億元,占地面積超過1200畝,涵蓋濕地修復、水體治理、生態綠道建設、觀景節點打造及智慧監測系統布設等多個子項。項目由地方政府主導,聯合多家生態設計、環境科技與建設單位協同推進,并接受省級生態環境廳全流程監管。
二、工程進展:三年攻堅,步入收官
據項目辦負責人介紹,截至2025年11月中旬,項目主體結構已全部完成,濕地植被恢復率達93%,核心區水體透明度提升了70%以上,生態綠道貫通里程已達15公里,累計新增鳥類棲息點超過48處,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
目前,施工單位正對各類景觀節點進行精細化收尾作業,并加快智能監測平臺調試,確保項目如期交付并具備“可持續管理、可量化評估”的示范功能。
三、戰略意義:響應“十五五”,助力綠色轉型
![]()
該項目不僅改善了區域生態環境,也為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現實樣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相關要求,各地需大力推進生態環境共建共享。高郵項目通過生態修復、清潔能源融合、智慧感知系統集成,形成“可游、可學、可持續”的生態場景,已被江蘇省政府列為“綠色轉型樣板工程”。
此外,該工程還吸引了多方社會力量參與生態治理,推動公眾廣泛參與綠色實踐,是“全民共建、成果共治”的生動體現。
四、展望未來:生態效益持續釋放
項目完工后,將形成一條貫穿城市與濕地的濱湖生態走廊,成為集休閑、教育、科研于一體的綠色空間,同時也將作為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為江蘇乃至全國的綠色發展戰略提供現實支撐。
據悉,高郵市未來還將圍繞濱湖區域,布局更多綠色產業項目,包括環保科技研發中心、生態旅游示范區等,推動從“修復治理”向“產業升級”躍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