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歐洲政壇,講“跟著美國走”是一種流行做法。但在這群“習慣性點頭”的國家里,有三個卻格外特別,它們不光沒跟風,反而在國際輿論壓力下堅定加強與中國的合作。
![]()
這三個國家就是塞爾維亞、匈牙利和希臘。
它們的選擇并不是一時沖動,是經過深思熟慮,基于歷史情感、現實利益和戰略判斷做出的決定。
在歐洲不少國家對中國保持距離、甚至動不動就拿中國說事的當下,這三國反而越走越近,越合越緊。
不站隊美國,也不隨大流起哄,反而希望中國越來越強,和中國的關系越來越穩。
塞爾維亞:有過苦難,更懂珍惜
塞爾維亞和中國的關系,說起來不像是普通朋友,更像是久經風雨之后的老戰友。
1999 年中國駐南聯盟使館遇襲事件中,中國在塞爾維亞最需要的時候,站出來說話、出手援助,這份情,塞爾維亞沒忘。
![]()
時間走到今天,這份情義轉化成了實際合作,也成了塞爾維亞對中國態度的底色。
在經濟合作上,塞爾維亞沒有猶豫。中國企業投資的工業項目已經成為當地經濟支柱,不少工廠重新開工,鐵路、公路也不斷升級。
從城市到鄉村,塞爾維亞人民能真切感受到中國帶來的變化。這可不是紙上談兵,而是肉眼可見的實實在在。
更重要的是,塞爾維亞在面對外部壓力時表現出來的判斷力。
面對歐美的各種施壓,它既不激進,也不盲從,而是選擇一條更務實的路:既保持與西方的聯絡,也不放棄與中國的合作。
![]()
尤其是在一些國際問題上,塞爾維亞多次強調同中國的立場一致,堅持主權和獨立的原則,這種態度,在歐洲并不多見。
塞爾維亞看重的,是中國的尊重和不干涉,是合作帶來的實際成效,也是那種“你有難我伸手,你有事我不躲”的真誠。
可以說,這種關系,不靠口號,也不靠表態,是靠一點一滴的信任和積累。
匈牙利:不看風向,看門道
在歐盟內部,匈牙利一直是個特立獨行的存在。歐爾班總理口頭上不多言,行動上卻非常實在。
中國一有難題,匈牙利就出來幫忙;歐盟一搞制裁,匈牙利就舉手反對。2024年下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時,匈牙利成功否決多項涉華限制議案。
![]()
匈牙利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外部投資,它深知靠單一市場是走不遠的。
于是,它主動向東看,把中國當成關鍵合作伙伴。中國企業在匈牙利落地生根,投資的項目一個接一個,不只是資金進入,更是技術、管理、生產鏈條一起進來。
尤其是新能源領域,匈牙利選擇和中國合作,不但提升了產業層級,也讓歐洲看到了它的責任感和前瞻性。
在整個歐洲都在為能源轉型發愁時,匈牙利已經先一步邁出了關鍵一步,這背后,中國的參與不可或缺。
文化上,兩國之間也有不少共同點。匈牙利人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并不陌生,不少人對中國的語言、飲食、節日都很有興趣。這種文化上的親近感,也讓雙邊關系少了些隔閡,多了些自然。
![]()
匈牙利的務實,在國際政治中顯得尤為珍貴。
不管其他國家怎么說,它始終相信,只有自己國家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而維護這種利益,不能靠喊口號,更不能盲目依附,要用合作換發展、用平等找契機。
希臘:雪中送炭換來的,是穩穩的信任
說到希臘,總有人還停留在它那場“債務危機”的標簽上。但這幾年,希臘靠一項關鍵合作悄悄翻了身,那就是比雷埃夫斯港。
十幾年前,這個港口還處在半廢棄狀態,沒人愿意投錢,中國來了。中遠集團不光接手了港口,還幫它重回地中海第一大港的寶座。
![]()
更深的情誼,還得從2001年說起。那一年,中國正在為“瓦良格”號航母尋找出海通道,是希臘派出拖船隊全程護送通過土耳其海峽,過程中還有船員為此犧牲。2011年,中國從利比亞撤僑時,希臘也主動提供中轉基地。這樣的朋友,怎么可能忘?
文化交流也是兩國關系中的亮點,希臘是西方古文明的代表,中國則是東方文化的重要承載者。
兩國在文化保護、歷史遺產、教育交流等方面都有不少合作。通過文化這座橋梁,雙邊關系更有溫度,也更有深度。
希臘的選擇,其實是一種理性判斷。在風云變幻的國際環境中,它沒有被別人牽著走,根據自己的利益和歷史經驗,選擇了最合適的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和中國的深度合作。
![]()
合作不是“站隊”,是共贏
從這三國的選擇可以看出,有些國家雖然不大,但眼光不短。
他們沒有在美歐之間選邊站,他們選擇了更清晰、更實際的路徑。不是靠誰強就靠誰,而是看誰更尊重自己,誰能帶來真正的利益。
中國從不搞什么“你跟我就不能跟別人”,也不要求別人“非得選我不選他”。
中國倡導的是互利共贏、合作發展。這三國之所以愿意和中國走得近,正是因為看中了中國不干涉、不附加條件、真心實意的合作態度。
相比之下,有的國家總是打著“規則”的旗號對別人指手畫腳,一會兒說要“脫鉤”,一會兒又說“去風險”,搞得大家都不安生。
![]()
可這三國不買賬,他們更愿意選擇自己信得過的伙伴。
而這種信任,正是中國最看重的。這三國沒有因為外部壓力而改變方向,也沒有在關鍵時刻退縮,他們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中國合作的認可。這種長期的信任,是任何外力都撼動不了的。
歐洲不只有一種聲音,合作還有更多可能
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是非黑即白的時代,國家之間的合作,也早就不再是“你跟了我就不能跟他”的零和游戲。塞爾維亞、匈牙利、希臘的選擇,正說明了這一點。
他們沒有被輿論帶跑,也沒有在風口浪尖上隨波逐流,擺正自己的位置,看清自己的利益,然后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他們知道,和中國合作,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能增強自身的國際話語權。
![]()
對于中國來說,這三國的堅定支持,不是靠許諾換來的,也不是靠施壓爭來的,在多年合作中一步步建立起來的。中國從不把合作當成交易,是當成長期的伙伴關系去經營。
正因為如此,中國的朋友才會越來越多,合作的路才會越走越寬。
未來,不管國際局勢如何變化,這種建立在平等和尊重基礎上的合作模式,才是真正能夠穩定長久的。
塞爾維亞、匈牙利、希臘用自己的行動說明了,合作不是靠喊口號,要靠腳踏實地去推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